頭等倉專訪圓通執行總裁鄧小波:從打包員到總裁僅6年的管理聖經

頭等倉物流大咖訪談錄02期

中國的物流行業發展至今已經細分出了合同物流、快遞、快運、零擔、專線等多種業態。為更好地瞭解各細分領域的發展現狀,頭等倉已開設一檔專訪欄目——《頭等倉物流大咖訪談錄》,旨在通過採訪各個物流細分領域的知名大咖,使讀者們對物流的業態發展有更清晰的認知。

頭等倉專訪圓通執行總裁鄧小波:從打包員到總裁僅6年的管理聖經

  • 主題:快遞巨頭的管理聖經:持續創新+高級競爭
  • 來源:頭等倉,Vian;本文為原創,轉載務必保留文中所有“頭等倉”字樣
  • 提示:本文共計3800個字,閱讀需要5分鐘。

他曾經參軍,離隊後進入物流行業一做18年;他從打包員開始,僅用6年就做到德邦副總裁,後為天地華宇總裁,現在又擔任圓通執行總裁;他是“2016年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他創立了跳羚科技以及開創易到家等多種新型物流模式。

鄧小波身上的title有很長一堆,相關報道也屢見不鮮。見到他之前,他是高高在上的大咖,是偶像;採訪結束後在頭等倉樓下一起聊天,他更像是關心新人的前輩,是朋友。

作為從業18年的物流大咖,他對物流行業有著獨到見解:

物流是個朝陽產業、是“空氣產業”,是民生大計;

新零售對物流的衝擊是“物流+”時代的一場信息技術革命;

物流企業必將從“有技術的物流公司”朝著“做物流的技術公司”轉變;

作為關心新人的前輩,他對新的物流從業者有許多建議:

自律的人最可怕,這種人不成功都不行;

不要好高騖遠,要善於總結、不斷學習;

做那個挖下“最後一鋤頭”的人。

本期頭等倉《物流大咖訪談錄》有幸邀請到現任圓通執行總裁鄧小波先生,來聊一聊他對於企業管理、能力創新、行業競爭以及對物流從業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頭等倉專訪圓通執行總裁鄧小波:從打包員到總裁僅6年的管理聖經

聰明管理——硬制度+軟文化

V:在企業管理方面,很多關於您的採訪裡都提到了您非常重視培養員工的“榮譽感”“使命感”“團隊精神”,請問這跟您的參軍經歷有關係嗎?

鄧:有關係的。在軍隊作戰當中,令行禁止的執行力、團隊作戰的凝聚力以及榮辱與共的集體榮譽感都是取勝的關鍵;在企業管理中,物流本身就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是N多人在N多流程通力協作的結果,只有每個人都執行到位、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成果。正因為是團隊協作,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應該更崇尚團隊榮譽感而非個人英雄主義。

V:很多關於您報道都在大肆宣揚你的個人魅力,您覺得您能從打包員做到現在圓通執行總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鄧:主要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的,個人的努力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最重要的還是環境和時機,以及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非常感謝在德邦這幾年的成長和鍛鍊。

十多年的德邦從業經歷,伴隨著公司的成長自身能力也得到極大提高,並且有幸見證了物流行業的風雲變遷,積累了一些行業經驗。

V:多年的鍛鍊下您已經是公認的物流業頂級的企業管理者了,我有注意到您無論是在德邦、天地華宇,還是圓通,都非常重視企業制度和文化建設,在您看來對企業來說,“硬制度”與“軟文化”哪個更重要?

鄧: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模式,很難說哪個更重要。

當企業人數在1000人以下,嚴格的制度能讓企業順暢地規範運作,幫助管理者把每個環節都捋順。

而當企業人數超過1000人,“硬制度”管理方式帶來的規範監督的執行成本、制度漏洞的試錯成本以及分散團隊的運作成本都很高,相比而言良好的企業文化能使企業中的人養成一種習慣,調動員工的內驅力,從而自動、自發地完成工作。

V:您認為圓通企業文化是什麼樣的?

鄧:企業文化在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表現和作用。早期的圓通文化更像是“家文化”,而歷經18年發展至今,圓通已經從當時十幾個人的企業發展到了擁有40萬員工、服務覆蓋全國68000多個派送點的龐大企業,它的企業文化已經演變成了“誠信、創新、共享”

頭等倉專訪圓通執行總裁鄧小波:從打包員到總裁僅6年的管理聖經

持續創新——細節優化+模式調整

V:在您看來,怎樣的產品才算是創新?

鄧:創新並不需要驚天動地的變化,只要能根據用戶需求做一點點調整優化,就能達到增值效果。驚天動地的變化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但如果在可行性允許的條件下優化細節,就能在風險最低的情況下做出改變。

V:說到創新,我在採訪您之前瞭解到您在2016年11月,憑藉對新型物流混合經營模式的積極實踐,榮獲“2016年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榮譽稱號,這個新型物流混合經營模式具體是什麼?

鄧:這個應該說的是我在天地華宇時參與設計的“易到家”這個產品,它做的是“物流+家居”的模式,從一個小切口做大縱深,提供物流最末端的配送和傢俱安裝的服務,解決用戶買貨易、安裝難的問題。只改進一件小事並且能做好小事,那就是創新。

V:您從天地華宇來到圓通之後,圓通也做出了很多創新之舉,比如說圓通內部的“三網聯合”,請問這三網是指那三個?

鄧:這是之前的提法,現在應該說是“四網”吧。原先三網指的是加盟制快遞A網、直營B網(承諾達)和快運C網,但是實際上目前我們重點拓展的還有G網,即國際業務。我們在去年5月的時候,牽頭啟動全球包裹聯盟(GPA),首批聯盟成員已經有來自20多個經濟體的50多家知名快遞物流企業,在這個“物流版的一帶一路”上圓通的國際業務正在迅速增長。

V:圓通的國內和國際兩條業務主線都是在同時推進的,在國內和國外物流業務方面,圓通的優勢分別在哪兒?

鄧:在國內業務上,圓通是非常有競爭力的,18年的經驗積澱和專業服務換來的是客戶和業界的口碑,公司內部的凝聚力、企業文化發揮著軟實力,技術創新、服務創新讓企業更有活力,各個環節的戰略佈局把控方向,這些都是圓通成為行業領先的優勢所在。而在國際業務上,我們除了牽頭成立GPA,探索各國物流發展模式,還提早佈局航空貨運,這些都將成為圓通拓展國際業務的重要支持。

V:近年來新零售的興起,對快遞、快運企業的發展模式是否造成衝擊?

鄧:不管是新零售也好還是舊零售也好,說到底都是不同業務場景下的“供應鏈+”和“快遞+”的模式。新零售完全不同的業務場景,由此也帶來了物流行業的一場信息技術革命。只有當現有的快遞網絡、現有的業務模式進行升級改造,才能滿足新零售的需要。

頭等倉專訪圓通執行總裁鄧小波:從打包員到總裁僅6年的管理聖經

高級競爭——深厚積澱+技術附能

V:眾所周知圓通是一家做電商快遞起家的物流企業,但是無論是國際業務還是新入局的快運業務,圓通都在向著綜合性物流企業發展,不斷延伸產品線的出發點是什麼?

鄧:對於物流行業來說,延伸產品線是必然趨勢。現在的互聯網非常喜歡用“生態”一詞,在物流領域拓寬產品線其實就是在完善“物流生態”。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品類來滿足用戶在物流方面的不同需求,才能牢牢把握用戶粘性,從而創造新的利潤空間,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V:中國的物流企業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競爭激烈、集中度低,每個公司的市場份額並不高,您認為以後的併購、整合的機會何時會出現?

鄧:從企業生命週期來說,大部分企業經歷的是從草創 → 高速發展 → 增長放緩、利潤變薄的過程。高速發展這一過程大多會有新的企業入局,從而形成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局面。

目前中國的物流行業普遍同質化嚴重,併購、整合的時機一定會來,但是具體多長時間這個很難說清。加上中國的商業模式一向是“野蠻生長”,也很難參照和借鑑國外的經驗來做出判斷。

V:你剛才也提到只有創新才能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逃脫被併購的命運。您認為未來的物流行業的創新最主要會在哪方面?

鄧:最重要的會是科技創新,未來的物流和快遞將是由信息系統來主導的。分配、結算、運輸和派送,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海量數據。就拿圓通來說,為了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圓通成立了一個有2000多人的科技公司,到年底很有可能突破3000人。

雖然從整個物流行業來看,目前暫時是業務倒逼技術進步,但是未來一定是技術主導業務運作。未來的物流領軍企業將會從“有技術的物流公司”轉變為“做物流的技術公司”。

V: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野蠻生長,已經形成了百度、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如果未來物流企業會變成技術導向,BAT有沒有可能成為最大的物流集團?

鄧:物流的發展模式是“線下+線上”,線上技術和線下經驗、布點、運作經驗分別是支撐企業前行的兩條大腿,少一條都不行。BAT雖然掌握大量的信息技術,雖然也投資了一些物流企業,但是術業有專攻,大量的線下經驗畢竟還是沉澱在物流企業內部。

頭等倉專訪圓通執行總裁鄧小波:從打包員到總裁僅6年的管理聖經

自我規劃——克己自律+朝陽行業

V:作為圓通這個擁有40多萬員工的集團執行總裁,您平常肯定很忙,您業餘時間一般會做什麼?

鄧:比較喜歡鍛鍊健身,幾乎是每天都會去的。

V:那您真的非常自律。您覺得自律除了讓人保持健康的狀態之外,價值何在?

鄧: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自律能讓自己更有時間觀念,然後通過自己身體力行去感染其他人,從而形成一種文化氛圍;就個人來說,完全自律的人是非常“可怕”的,能把所有事情執行完畢的人,不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V:近年加入到物流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對於新的物流從業者,除了要自律,您是否能有更多建議?

鄧:一共有4點建議吧,首先是要明確物流是個朝陽產業;其次是不要好高騖遠,一開始進入物流業需要學習和鍛鍊的地方還很多,有很多苦頭要吃;還有就是要學會總結學習,多反思;最後就是,要學會比別人多付出一點,爭取做挖“最後一鋤頭”的人。

V:物流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現在的物流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您為什麼物流仍是個朝陽產業呢?相信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會覺得“朝陽產業”這樣的詞應該是形容互聯網企業的吧。

鄧:中國是個擁有人口將近14億人,哪能人人都去互聯網?中國是人口大國,是製造業大國,物流作為一個大名詞,包括快遞、快運、專線、合同物流等多種細分業態,是為製造業輸送貨物的“血管”。單從快遞這個角度上來說,你可以做到一天不購物,但是很難做到一個月不購物。

物流已經像空氣一樣成為現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是民生大計。你可以屏住呼吸,但是最終還是得擁抱空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