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曬水汙染防治「成績單」

北京晒水污染防治“成绩单”

全市地表水水質現狀類別圖

註釋

Ⅱ類水體: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水體: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Ⅳ類水體: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水體: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繼2017年之後,北京再次曬出各區水汙染防治成績單。2017年度,延慶、懷柔、密雲三區考核結果為優秀,門頭溝等六區良好,豐臺等六區合格,房山區不合格。北京市環保局將組織對房山區約談,並對其不達標流域內鄉鎮實施環評限批。

16區僅房山考核結果為不合格

昨日,北京市環保局發佈各區2017年度水汙染防治工作考核的結果顯示,延慶區、懷柔區、密雲區為優秀;海淀區、門頭溝區、石景山區、西城區、朝陽區、平谷區為良好;豐臺區、昌平區、通州區、大興區、東城區、順義區為合格;房山區為不合格。

北京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處處長韓永岐介紹,2017年房山區考核因河流斷面未達標導致考核不合格。下一步,市環保局將組織對房山區實施約談,並對其不達標流域內鄉鎮實施環評限批,督促其今年底前加快整改。

北京對各區水汙染防治工作考核,開始於2017年。2017年3月,市環保局、市水務局等11部門聯合印發《考核辦法》,對2016-2020年度各區水汙染防治工作進行考核。在2016年度首次考核中,平谷區、大興區考核不合格,市環保局牽頭對兩區採取了約談和環評限批措施。

市環保局介紹,被約談後,大興和平谷高度重視,水環境得到較大改善,目前已解除環評限批。

評分將作為領導班子考核依據

在2016年度考核基礎上,2017年度水汙染防治工作考核內容包括水環境質量目標完成情況和水汙染防治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兩項,滿分均為100分。

水環境質量目標完成情況具體考核地表水環境質量目標完成情況、黑臭水體消除情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情況、地下水質量保護情況4項指標。水汙染防治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具體考核工業汙染防治、城鎮汙染治理、農業農村汙染防治、船舶汙染防治、水資源節約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強化科技支撐、各方責任及公眾參與8項指標。

考核結果將作為對各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以及水汙染防治相關資金分配的參考依據。

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韓永岐介紹,目前北京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消除。

據介紹,經過普查,北京共有141條段、665公里黑臭水體,其中,建成區黑臭水體57條段,長度248公里,主要分佈在朝陽、海淀、豐臺、通州、房山、順義、大興、昌平8個區。

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28日至6月11日,生態環境部、住建部聯合對北京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組認定北京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完成比例為91.4%,完成了國家要求的90%的考核要求。目前,相關區正在推進非建成區84條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其中54條整治工程已經基本完工,計劃今年年底完成全面治理工程建設。

對於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果,該負責人表示,首先,要落實河長制,加強河道日常巡查管護。其次,要進一步完善工程體系。針對汛期雨汙合流管網溢流問題,市水務局正在制定溢流口改造方案,並組織開展試點工程建設,形成在全市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做法,減少溢流汙染和城市面源汙染對河道水質的影響。(記者鄧琦 實習生 張金磊)

■ 案例

平谷一禽畜養殖戶因違法排汙被行拘

昨日,平谷區環保局副局長李革新介紹了平谷水汙染防治迅速取得成效的“平谷經驗”。

她介紹,去年平谷全年共檢查涉水企業560餘家次、養殖場320餘家次,發現存在違法行為企業、養殖場共56家,全部立案處罰,罰款共計224.59萬元,較上一年度同期增長一倍多,移送公安10起,其中,馬昌營鎮一養殖戶因禽畜養殖違法排汙被行政拘留,此案為北京市首例。

■ 對話

“2017年北京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近年來,北京地區水環境在逐年改善。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記者昨日對話北京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處處長韓永岐。

新京報:目前北京水環境質量如何?

韓永岐:2017年,北京全市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氨氮年均濃度比2016年下降52%,劣五類水質河長比例下降5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消除。同時,密雲水庫等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新京報:近年來,北京地區水環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韓永岐:首先,是機制改革的紅利充分釋放。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市級總河長,以黨政領導負責製為核心的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做到了河湖管理全覆蓋。同時,我們深入實施了跨區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全面推開跨鄉鎮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水差了要交錢,水好了能收錢,用經濟槓桿推動地方政府落實責任。其次,各地各部門真抓實幹在截汙治汙。我們先後實施汙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從2013年至今一步一個腳印在推進,建成大中型汙水處理廠65座,全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2%,城六區達到98.5%。另外,2016至2017年依法整治散亂汙企業1.1萬多家,這些都共同支撐了水質的持續改善。

新京報:目前水環境治理還存在哪些問題?

韓永岐:目前依然存在一些汙水入河的情況,特別在郊區,需要進一步採取措施,對汙水進行收集處理。另外,管理上需要進一步落實,把水汙染防治責任落實到鄉鎮一級。例如我們的跨區斷面補償機制,今年將斷面補償推廣到鄉鎮,要求有13個鄉鎮的區,全部實現跨鄉鎮斷面補償。從補償金來看,跨區斷面補償機制效果明顯。北京從2015年開始實施跨區斷面補償,簡單來說,上游出水如果沒有達標,需要補償給下游,誰汙染誰付費。第一年補償金近10億,去年5.4億,今年截至目前1億多,補償金的減少也代表水環境質量在逐步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