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滿足越容易有成就,但現實中這樣的人爲什麼容易不幸?

《四十不惑——從漢字本義的角度解讀易經》老慢 著

【節卦第三爻原文】不節若,則嗟若,無咎

【逐字解讀】

越不滿足越容易有成就,但現實中這樣的人為什麼容易不幸?

節,竹+即。竹:整體中的一個,其中之一;即:吃好了,即將完成的;故,節:其中某一部分做好了,其中一節。引申,細節,節制,節哀,節點,章節、過節、節日。

越不滿足越容易有成就,但現實中這樣的人為什麼容易不幸?

若:招搖狀態的一個人,明確的目標、對象。引申,說話的對象,你們;……的樣子;像這樣的,如若。

越不滿足越容易有成就,但現實中這樣的人為什麼容易不幸?

嗟,差+言。差:個體與整體需求很不匹配的;言:合理的言論;故,嗟:很不匹配、不合適的言行,唉。

所以,不節若,則嗟若:如果有任何一個細節沒做好(

不節若),則整體上的偏差會非常大,結果非常差(則嗟若)。即,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咎,夂+人。夂:反向的“止”,產生相反作用的;人:個體自我;故,咎:事與願違,產生相反作用的。

無咎:絕不會出差錯的。

【完整釋義】

不節若,則嗟若,無咎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不節若,則嗟若),對細節要求越高,整體上越完美、越不會出錯(無咎)。

【老慢點評】

26節卦性格的人,骨子裡是兌、是2,是悟性好且非常爽快的聰明人,也是做事憑好惡、任性衝動、情緒化很高的性情中人;行為上是坎、是6,是觀察力很強、非常關注外界需求的人,也是虛榮好面子、沒自我沒定力的人;所以,這類人的天性是:竭盡全力做好符合外在需求的事情,自己一點不滿意都不行。

這種天性,一方面,善於發外在的核心需求,也知道具體該怎麼做最完美,非常適合滿足高品質的需求,真正能做到分毫不差;但另一方面,對自己、對周圍的人和事的要求太高,差一點都不行,都不滿意。

客觀上,十全十美地滿足外界需求,是非常艱難的,也是概率極低的事情,只適合極為個別的環境。所以,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這類高需求的人,即不容易快樂,也不容易滿足,反而因為自己的情緒化,容易垂頭喪氣,萎靡不振,這就是他們這類人現實中容易不如意的根本原因,也是他們這輩子的“惑根”。

所以,26節卦性格的人,一定要學會抑制自己“完美控”,只有這個需求必須完美才有出路的時候,才能充分展現自我天賦。否則,工作生活中其他一切事,都不需要自己的完美和分毫不差。一定要搞清楚,日常絕大多數情況下,高需求、高標準、高品質的追求帶來的都是痛苦、疲憊、無助,更不容易幸福。所以,學會壓抑自己的天性,學會平時混日子,必須出手的才能出手,才是這類人修煉“四十不惑”的關鍵所在。

關注老慢,關注知識星球中老慢的《易經性格學》系列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