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賺錢」的教授:一項技術累計創造200億產值,填補國內外空白

近年來,西安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新政、人才新政,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科技企業家和創新創業典型代表。前不久,西安市科學技術局根據《西安市十大創業傑出人物評選辦法》,經專家評審,推選出2018年度“西安市十大創業傑出人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近這十大創業人物之一、西安科技大學教授——王曉剛,看一看他的創業故事。

創業的苦都吃過,用堅持換來成功

王曉剛的創業歷程,並非一帆風順。與投資方合作失敗、團隊核心人員流失、身患重病,這些挫折他都經歷過,但是,為了推動我國硅鎂碳相關產業的進步,王曉剛還是憑藉著他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堅持取得了成功。在今年5月份的西安國際創業大會開幕式暨創業英雄表彰大會上,王曉剛教授就曾榮獲“硬科技”組“創業英雄”的稱號,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出席會議並向這些創業英雄表示了衷心的祝賀。

2002年,他創辦了陝西西科博爾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這是一家專業從事硅材料、鎂材料、碳材料和能源材料研發、孵化和產業化研究與技術開發、產品生產、技術服務與諮詢為主要業務的科技公司,截止目前,已在國內技術推廣建成13條生產線,累計創產值200億餘元。

但是,他並未就此止步。2013年,他創辦了西安博爾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2.2億元。在閻良航空基地建設佔地40畝的立方碳化硅新材料產業化示範基地,實現了立方碳化硅材料的國產化

,可為我國十二大工業領域提供新材料,2017年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立方碳化硅究竟是什麼,有何作用?

說起立方碳化硅,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是提起金剛石,大家就都知道了,它是地球上最硬的天然材料。金剛石的莫氏硬度為10,是重要的工業磨料。但是其產量稀缺、造價昂貴,讓許多工業企業望而卻步,所以,研發出低廉而堅硬的替代品成為材料學科的一項重要使命。

王曉剛教授公司所研發出來的立方碳化硅的硬度達到了莫氏硬度9.6-9.7,並且還具有抗磨、耐高溫、耐熱震、耐腐蝕、耐輻射、良好的半導電特性等優良性能,而其造價僅為人造金剛石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市場前景廣闊。

“最會賺錢”的教授:一項技術累計創造200億產值,填補國內外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是首家突破技術壁壘,填補國內外空白,自主發明實現工業化生產立方碳化硅(β-SiC)微粉和晶須的專業企業,生產的立方碳化硅(β-SiC)等產品質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創業教學兩不誤,成果頗豐

“最會賺錢”的教授:一項技術累計創造200億產值,填補國內外空白

王曉剛教授從事材料製備理論與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來,主持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在內的6項國家級項目,20餘項省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20餘項與企業聯合的項目。

“最會賺錢”的教授:一項技術累計創造200億產值,填補國內外空白

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多芯爐生產SiC新技術,2001年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2)地質類專業改造拓寬與材料類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2001年獲陝西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雙電源多熱源爐生產SiC新技術,2002年獲青海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韓城礦區瓦斯災害的預測及防治工作研究,2002年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多芯爐生產SiC新技術,2000年省級鑑定,技術國際先進;

(6)雙電源多熱源爐生產SiC新技術,2002年省級鑑定,技術國際領先;

(7)礦井瓦斯絕熱淨化技術,2001年省級鑑定,技術國際領先;

(8)電致發熱碳化硅多孔陶瓷製備技術,2005年省級鑑定,技術國際先進;

(9)多熱源SiC製造爐CO氣體收集技術,2005年省級鑑定,技術國際先進。

(10)申請和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

(11)發表論文90餘篇。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25篇次。

(12)獲省級科技進步與優秀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共8項。

(13)出版專著4部。

(14)專利技術:冶煉碳化硅的多爐芯爐及其生產SiC的方法(專利號:ZL01132774.X),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在國內6省區建廠13家,創產值30億餘元。

王曉剛教授通過創業這一方式,讓實驗室裡的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勇立創業潮頭,不斷攻堅克難,為推動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關注“西安科技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