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化水電廠35年堅持爲港澳同胞調水壓咸補淡

广西大化水电厂35年坚持为港澳同胞调水压咸补淡

航拍大化水電廠。 潘炳康 攝

中新網廣西大化10月12日電(記者 蔣雪林)中國大唐集團廣西分公司12日提供的信息顯示,該公司下屬電站—大化水電廠建廠35年來,始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執行國家防總指揮命令,為珠江流域和港澳同胞調水壓鹹補淡,即使在枯水期,每天仍下洩流量1000立方米/秒,應對下游珠江出海口鹹潮襲擊,以保證粵港澳珠三角地區的農業、工業及生活飲用水源水質。

當天是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二屆企業開放日。大化水電廠邀請了100名當地民眾參與活動。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發電總廠黨委書記蔣錦華在活動啟動儀式上介紹,大化水力發電總廠座落在山水如畫的大化瑤族自治縣縣城境內,該廠下轄大化水電廠和百龍灘水電廠,總裝機容量為75.8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約32億千瓦時。是桂冠電力公司的直屬企業和廣西電網的主要調頻調峰電廠之一。

广西大化水电厂35年坚持为港澳同胞调水压咸补淡

當地民眾參觀大化水電廠。 蔣雪林 攝

大化水電廠是紅水河梯級開發第一座建成的大型電站,1975年10月正式動工興建,1983年12月首臺10萬千瓦機組建成投產,1985年6月四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首期工程總裝機容量為40萬千瓦。1998年起用4年的檢修期進行4臺機組增容改造,改造後增加容量5.6萬千瓦。大化二期擴建工程於2007年7月開工建設,在原電站大壩左岸增建發電廠房,並安裝1臺11萬千瓦的機組,工程於2009年7月初投產發電。

據介紹,作為紅水河梯級開發第一座建成的大型電站,大化水電廠多年來成了培養廣西水電人才的搖籃。35年來,大約培養了5000多名水電人才,為廣西的水電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蔣錦華表示,35年來,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大化水電總廠關注民生,心繫社會。該廠堅持清潔生產,綠色生活;管理電站船閘,確保西江黃金水道暢通。

在“珠三角”地區,鹹潮上溯多發於枯水季節、乾旱時期。為應對鹹潮襲擊,需要利用廣西境內紅水河現有水庫,在枯水和乾旱時期到來時適當給下游調水緩解用水難的窘境。其中,紅水河梯級電站中最大的水電站龍灘電站起著重要作用。

據介紹,廣西境內另一座與港澳地區密切相關的電站——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也在建設中。其總投資300億元人民幣,2014年11月上馬建設,預計2019年11月實現大江截流。大藤峽水庫總庫容34.79億立方米,枯水期可以提供15億立方米的調節庫容,通過水庫調節下洩,調水至珠江三角洲只需2至3天,與龍灘水庫聯合運用,將更有效抑制珠江口海水鹹潮回溯。(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