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告訴你,炒股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個故事告訴你,在股市裡耐心比什麼都重要,這個故事很簡單,也令人深省!

上帝有一天夜訪一個股民,並問他有什麼願望。

“我想賺錢!”股民直截了當地說。

上帝就掏出了一張中國A股的市盈率變化圖給他看:“賺錢其實很簡單,看看這圖,你在綠色區域買入,在紅色區域賣出就穩賺了。”

股民追問:“如果綠色區域永遠不出現,那該怎麼辦?”

“耐心等待。”上帝答道。

A股歷史平均市盈率走勢圖


一個故事告訴你,炒股最重要的是什麼


此圖揭示的規律屢試不爽——當市場處於20倍市盈率以下,買入。接近50倍市盈率,賣出。

這幅簡單的圖表真正告訴了股民夢寐以求的如何才能簡單真正地實現“低買高賣”:耐心等待價值低估的時候(一般也對應市場的低位區域),買入後不折騰,依舊是耐心等待估值泡沫的時候(也就對應市場的高位),並在瘋狂中了結。

“在熊市中買資產,牛市中套現”。可惜很多股民都做反了。他們把股市當成了遊樂場,頻繁進進出出,這就是市場始終脫不了“一勝二平七輸”鐵律的原因,註定只有少數人能在市場中賺錢。

事實也證明,08年底,11年到14年的很長一段時間,市場都給了股民很多機會,只是當A股跌破2000點的時候,有多少人願意在這個歷史性低點買進並耐心等待。

2005年以來A股市盈率走勢圖(上證)


一個故事告訴你,炒股最重要的是什麼

5100點時,多數人其實知道創業板有很大泡沫,但“賺錢不用排隊等”的誘惑還是讓很多人飛蛾撲火一樣投身其中,哪怕知道這種火中取栗存在很大風險。在“過把癮就死”和耐心等候的細水長流之間,多數人會選擇前者。

只有穿過時間的迷霧,才能沉澱價值的意義。市場有時候因為偏好不同,甚至救市發神經而短暫的偏離價值,有時候可能是幾個月,當然,也可能是幾年,但是價值終將回歸——這就是等待的意義。

投資的所有回報,幾乎都來自等待

投資的最高境界是“不投”。

在我們一生的投資過程中,我們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手持現金,耐心等待。由於市場交易群體的無理性,在不確定的時間段內,比如3至5年的週期裡,總會等到一個或者一些完美的高安全邊際的時刻。

換句話說,市場的無效性總會帶來價值低估的機會,此時就是你出手的時候。就如非洲草原的獅子,它在沒有獵物的時候,更多的是在草叢中慢慢的等,很有耐心地觀察周圍情況,直到獵物進入伏擊範圍才迅疾出手。

絕大多數投資者的資產都是在頻繁的交易中損耗掉的。因為他們怕踏空,怕錯過每一個似是而非的機會。事實上,即使你所有時候都踏空了,你的收益還有0%。要知道這個市場90%以上的股民長期來看是虧損的,就憑0%的收益率,你就可以進入成功的前10%。

耐心等待正確的時機可以最大程度增加我們投資成功的可能性。你不用常常處於市場中。像埃德溫·利沃默在他的經典著作《股票作手回憶錄》中說的,“華爾街的傻瓜認為他必須在所有時間都交易。對於我而言,從來不是我的思考替我賺大錢,而是我的坐功。明白了嗎?我一動不動地坐著。”

著名投資者吉姆·羅傑斯對做交易時的耐心做了更生動的描述:“我只管等,直到有錢躺在牆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過去把它撿起來。”換句話說,除非他確定,交易看起來簡單得就像撿起地上的錢一樣,否則就什麼也別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