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都合肥行政區劃調整,一個字,牛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略雙節點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霸都合肥行政區劃調整,一個字,牛


下面跟著小編了解一下霸都合肥的古往今來

霸都合肥行政區劃調整,一個字,牛

1949年2月1日合肥正式建市時,劃市區為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和第一直轄鎮、第二直轄鎮。同年4月,兩直轄鎮合併成立第四區;9月,撤銷4個區,分設大東門、車站、西門、北門、南門5個派出所轄區。

1951年11月,撤5個派出所,成立車站、東市、西市3個區。

1960年3月,改車站區為東市區,原東市區改為南市區。

1963年8月,改南市區為中市區。

1951年1月,從肥東縣和肥西縣划進8個鄉置郊區,以後幾次向四周擴展。

1958年7月,肥東縣、肥西縣、巢縣劃歸合肥市。

1961年4月,三縣劃出。

1959年5月,從巢湖周圍4個縣沿湖地帶劃出部分農村,設立巢湖(水上)區。

1961年4月,巢湖區撤銷。

1964年10月,劃壽縣4個區和定遠、肥東、肥西縣各1個區,共7個區、55個公社,建置長豐縣,屬合肥市轄。

1983年7月,肥東縣、肥西縣復歸合肥市轄。

2002年3月,合肥市區劃調整,大致以南淝河、板橋河、老環城路、金寨路為界,將原東市區、中市區、西市區、郊區分別調整更名為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

2004年6月,長豐縣有2個鎮和5個鄉劃歸淮南市管轄。

霸都合肥行政區劃調整,一個字,牛

2011年8月,安徽省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原居巢區改設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廬江縣劃入合肥市。合肥市現轄四縣(肥東、肥西、長豐、廬江)、一市(縣級巢湖市)、四區(瑤海、廬陽、蜀山、包河),並擁有四大開發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84個鄉鎮、43個街道、5個街道層級的社區管理委員會,457個城市社區、333個農村社區(另有3個居委會)、994個村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