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北漂”的社会交往结构

1、主要社交人群

80 后“北漂的”社会交往结构主要由同学、同事组成。虽然访谈中出现过很多“朋友”的交往,但是这个朋友一般都是指同学或是工作中要好的同事。同学是 80 后“北漂”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问到平时和谁联系的比较多的时候,八位被访者都首先提到了同学。

80后“北漂”的社会交往结构

小严:“同学联系的最多!”

小施:“还是跟自己的同学联系的比较多,就是大学里玩的那帮朋友,还是那帮人!”

晓丹:“在北京嘛,平时跟同学联系的比较多,上网啊,打电话啊,都是原来的大学同学。”

这些联系比较多的同学基本上是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好朋友。在共

同的求学时光中形成的朋友关系,由于较少涉及到金钱利益关系,以及拥有共同成长的经历,使他们在交往中拥有共同的语言,能够互相理解和支持。因此,同学在80后“北漂”的休闲生活、实际支持还有情感支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交往方式上来看,网络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交流方式。

工作是80后“北漂”生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被访者都谈到平时与同事的联系也非常多。但是这种联系一般限于工作上的联系或是单位组织的活动,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工作中找到了好朋友。但是这种交往相对于其与同学间的交往来说,程度并不高或是并不深入。被访者包头就表示:“同事下班联系多,六日一般是同学……”“跟同事的关系还行,但跟同学的关系没发比”“亲近还好,但是心理距离远,不像同学什么都可以说。”

80后“北漂”的社会交往结构

实际上,八位被访者与父母的联系都比较频繁,基本都是每周打一两次电话或是更多。但比较特殊的是,当问到平时和谁联系的比较多的时候,只有两位被访者谈到同家人联系比较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北京都市生活的80后“北漂”,其生活的各方面都紧紧与这个城市及城市中的人交织在一起。他们的情感生活、实际支持和娱乐休闲几乎都是在北京的生活中完成,很少与家乡有过交流和互动,因此与家里的联系基本上是在血脉关系上的亲情联系,与其日常生活已经有一定的距离存在,这也侧面表明了80后“北漂”的生活已经融入在北京的城市生活中了。

2、与北京人的交往

80 后“北漂”作为一个城市的移民群体,他们与当地人的交往如何也是我们所要考察的内容。从户籍来看,他们交往的圈子里不缺乏有北京户籍的人,但是与地道的北京人的交往并不多。当然,这也可能与他们的生活圈子和工作环境有关,刘某就表示“我所在的单位老总一般也是外地的,接触的北京人非常少。基本上还是原来的同学啊,或是在工作上认识的同事,一般都是外地的。”

80后“北漂”在描述自己与房东的关系时,都认为关系一般,无所谓好与不好。与房东的大部分联系内容都是与房租、物业有关,很少存在个人交往和友谊。小陈和小严曾被房东邀请过到家里做客,彼此相处都很融洽。但是总体上他们与房东只是合同意义的关系,还没有成为其生活圈子中的一分子。正如前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条件不好、房伴不和或是工作地点发生变动,都可能会换租房子,因此他们与房东的交往一般都是工具性的。

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一些80后“北漂”在租房中长期稳定性的居住,但是他们与邻居还是很少交往,甚至都不认识。至于原因,各有解释:

小陈:“不认识。因为我们就两个单身汉住,没有老人,没有老婆孩子。平时上班早出晚归,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和邻居接触。”

小施:“不认识,而且我们那个小区是比较老的一个小区,那里住的都是老年人,生活习惯都不太一样,而且时间段上(也不一样),见面的机会都很少。”

婷婷:“不认识,除了一个原来的同学之外都不认识,没打过交道,也没有必要。”

小杨:“啊,不认识,住了一年多周围住的谁我都不认识,邻居换了很多次了。”

80后“北漂”的社会交往结构

​由此可见,80“北漂”与邻居的接触非常少,除了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之外,他们总是有“暂住”的心理,认为自己的生活与邻居无关,认不认识、交不交往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甚至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接触和联系,即使是工具性的交往也可以省略。八位只有小刘表示“认识他们,关系都不错,他们主动找我认识”,但是问到邻居是做什么职业时,刘某却表示自己不知道。

80后“北漂”对于社区活动的参与情况,也进一步证实了他们邻里交往的空白以及他们本身对此的不重视。八位被访者都没有参与过租房社区的活动或是社区管理一类的事情。这同样是因为在租的房子里,他们对“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对于社区活动和社区管理同样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社区生活基本处于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