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衛生日——強迫症和抑鬱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腦起搏器治療嗎?

世界精神卫生日——强迫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脑起搏器治疗吗?

三博腦健康專家

關注

世界精神卫生日——强迫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脑起搏器治疗吗?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心理,快樂人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呼籲全體社會重視心理健康問題。此外,明星蔣雯麗、蔡國慶、張一山、楊紫等作為精神衛生宣傳大使,向社會發聲,一起向社會推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精神疾病又稱精神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常見精神疾病類型有抑鬱症、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躁鬱症等。

來源於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我國精神疾病的總髮病率約為17%,有超過1.8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平均每8人中就有1個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超過1600萬人,近年來,更有不少精神病人傷人案的新聞見諸報端,“精神病”儼然成為輿論的一個高頻關鍵詞。精神疾病,已經超過心臟病和癌症,成為中國醫療體系的最大負擔。

目前臨床上對精神疾病的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並輔以心理疏導。但是,藥物療效仍難以令人滿意,僅有一部分患者能通過藥物治療得到長期的緩解。且藥物治療可能伴有明顯的副作用,如血壓升高、失眠、口乾、便秘、體重增加、性功能障礙等。因此,亟需探索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世界精神卫生日——强迫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脑起搏器治疗吗?

以腦起搏器為代表的神經調控技術為

近年來,神經調控治療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手段已越來越多受到國內外研究學者及臨床工作者的推崇,它是通過功能性磁刺激治療儀來修復功能失常的神經系統。由於其無痛、無創、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特點,近年來已被美國、英國、意大利、日本等許多發達國家用於研究治療各種神經科和精神科疾病。

腦深部電刺激(DBS)是通過立體定向的方法,在大腦深部特定的核團內埋置微電極,通過埋藏在胸部皮下的脈衝發生器進行高頻電刺激,從而改變相應核團興奮性以達到治療的目的。這項技術自1987年臨床應用至今,已成為功能神經外科領域中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DBS對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特發性震顫等運動障礙疾病治療的有效性和長期穩定性已得到世界公認。那麼對於目前主要依靠藥物和心理治療的精神疾病是否可以進行DBS微創外科治療呢?

對於這個問題,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關宇光表示,神經調控技術目前正在迅速發展,其治療的過程對腦細胞不損壞,起到神經、精神功能調整修復的作用。目前應用神經調控(腦起搏器)技術治療藥物難治性強迫症、抑鬱症越來越受到重視,腦起搏器在這些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世界精神卫生日——强迫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脑起搏器治疗吗?

“從臨床經驗上看,針對抑鬱症和強迫症,通過腦起搏器手術治療,有效率可以改善70%-80%,具體治癒情況要視患者的病情。”關宇光主任介紹道,其工作原理是抑制或者阻斷患者大腦的傳導通路,減少了過度的異常腦電活動。與以前的額葉切除術相比,深部電刺激的治療方法,靶點精確(通常只針對某個核團)、創傷小(僅僅採用電刺激)、作用可逆(刺激器可以關閉),為精神疾病的治療開闢新思路。

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和完善,DBS手術在醫療領域發揮了越來越廣泛的作用,除應用於治療嚴重精神障礙(如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和恐怖症、難治性厭食症)以外,還廣泛應用於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成癮行為、某些類型的難治性癲癇、植物人促醒、頑固的神經性疼痛等,為神經內外科、精神科的許多難病、怪病的治療開啟了新的希望。

國內最大的神經調控技術DBS(腦起博器)

功能神經外科發展迅速,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已應用全球領先的ROSA機器人立體定向導航技術,結合目前最先進的腦磁圖、核磁共振、CT 以及微電極記錄儀等設備,在功能神經外科的學術權威欒國明教授的帶領下,率先開展了多項功能神經外科手術。如,全國最先開展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治療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病、腦淺表皮層低功能電凝熱灼治療腦功能區多項和半球性Sturge-Weber綜合徵,率先開展RE大腦半球離斷術等;成熟利用微血管減壓治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均為微創手術,創傷小,效果好,結合術中神經電生理技術大大提高手術療效及安全性。

世界精神卫生日——强迫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脑起搏器治疗吗?

作為國內最大的神經調控技術DBS(腦起博器)治療中心之一,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組建了外科、內科、影像科與術中監測小組組成的運動障礙病團隊。影像解剖、術中微電極記錄與電刺激臨床症狀緩解三者結合確定手術與刺激靶點,植入靶點位置精確到1mm以內。機器人及立體定向框架結合手術計劃系統對治療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特發性震顫、梅傑綜合徵、肌張力障礙等運動障礙疾病保持了目前國內最好治療效果的記錄。

術後可明顯減少藥物使用劑量,改善劑末現象、異動症等,患者震顫、強直及動作遲緩等症狀明顯改善,且不會導致永久性損害。另外,中心在應用神經調控技術治療藥物難治性強迫症、抑鬱症等領域也取得許多進展。

專家簡介

世界精神卫生日——强迫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脑起搏器治疗吗?
  • 姓名:欒國明

  • 出診時間:週三上午

  • 專業特長:癲癇、帕金森、神經性疼痛、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腦癱、精神病等腦功能性疾病、功能區腫瘤和病灶的定位及手術

世界精神卫生日——强迫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以用脑起搏器治疗吗?
  • 姓名:關宇光

  • 出診時間:週一上午/週四上午

  • 專業特長:癲癇、兒童癲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帕金森、特發性震顫、梅傑綜合徵、肌張力障礙、頑固性疼痛、腦癱等功能神經外科疾病的評估與治療;幕上大腦區腫瘤,顳葉、海馬、杏仁核區、額葉、腫瘤,運動語言等功能區腫瘤的手術與腦功能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