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爲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中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以及詩人!在位時間54年,憑藉著卓越的才能開創了西漢王朝軍事力量最鼎盛的時期,也是中華歷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之輩!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漢武帝

他在晚年臨終之前賜死了皇太子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那麼為何漢武帝要如此殘忍,讓年僅30歲的夫人陪他殉葬?其實,漢武帝劉徹有自己的顧忌和考量!這個和西漢一直以來的一個現象有關係—外戚亂政!

說到外戚亂政,在西漢似乎成為了一種傳統!從大漢的高祖皇帝劉邦建立政權後,皇后呂雉就干涉朝政,殺了韓信,害死了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邦死後她把持朝政長達十五年!劉氏皇族備受打壓,呂氏外戚卻耀武揚威!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呂雉和劉邦

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幾乎每一位皇帝的腦袋上面都套著外戚亂政這個“緊箍咒”!帝劉徹的父親漢文帝時期,外戚力量就相當強大了,漢文帝的上頭有母親竇氏竇太后,朝堂裡有太后侄子大將軍竇嬰。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漢文帝和竇太后

漢文帝主張削藩,重用御史大夫晁錯,晁錯非常有才華並且辦事不避諱權貴,招致群臣妒恨,再加上是他給漢文帝提出來削藩的主意,七個藩王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意圖謀反!漢文帝優柔寡斷,一方面是七王造反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竇太后和竇嬰一直勸文帝殺掉晁錯,以平息眾怒!文帝無奈,揮淚腰斬了晁錯,這位西漢時期卓越的改革家就此喪命!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漢文帝和晁錯

漢文帝駕崩之後,年僅16歲的太子劉徹登基,太劉徹性格和漢文帝截然相反,他是個很有思想而且有膽略的人,16歲的漢武帝剛一即位,立即下令招賢,重用綱領是加強中央集權的儒家、法家,也就是思想淵源於賈誼和晁錯這兩脈的人士。他在位的第一任御史大夫趙綰、第一任郎中令王臧。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結果漢武帝即位第二年,年輕天子的一番新政還沒走出第二步,趙綰僅僅上書建議皇帝處理國事不必請示太皇太后的東宮,趙、王兩人就被處理到了獄中,然後自殺。同時愣頭青一樣的丞相竇嬰、投機家一樣的太尉田蚡全部免職。由於太皇太后崇尚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所以橫加干預破壞了漢武帝的新政!劉徹連皇帝位子差點都不保!劉徹受此重大挫折,大為惱怒,但是勢單力薄只能低頭認慫,整天和一幫人遊馬射獵,不問朝政!國家大事的決定權緊緊地握在太皇太后的手中!一直到六年後太皇太后去世,時年劉徹22歲,才真正逐步掌握了國家政權!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田蚡

掌權之後的漢武帝,又一次開始準備大展宏圖,可是他沒料到的是,掌握實權的奶奶死了,但是他的母親王皇后的勢力開始崛起了!由於劉徹性格強勢並且暗中韜光養晦,王皇后干政有所收斂,在任命丞相一職上,王皇后向漢武帝施壓,必須讓她的弟弟田蚡來當,漢武帝一是迫於皇太后壓力,第二他能當上這個皇帝舅舅也確實出過力,所以就點頭默認了!他在朝堂之上公然宣稱田蚡的丞相職位是皇太后向他要來的!諷刺意味十足!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田蚡

田蚡當上丞相之後狐假虎威,用權傾朝野來形容也不為過,大肆賣官鬻爵,收受賄賂,漢武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是太出格,也不理會!可惜這種縱容的態度讓田蚡更加囂張跋扈!有一次田蚡給漢武帝呈上一份官員任免名單,把曾經跟自己有仇的全都貶官,再向漢武帝遞上一份新晉官員的名單,劉徹看後心中怒火中燒,諷刺田蚡:“你的人都上了名單了,也不給朕的人留幾個位置!”田蚡見漢武帝看出了自己的意圖,場面十分尷尬。

田蚡打算給自己重修宅邸,他看上了一塊地,可是那塊地緊挨著長安武器庫,那可是軍機要地,他還是厚顏無恥地伸手向劉徹要,田蚡以為能夠矇混過關,可不曾想劉徹竟然拿出了地圖,一看旁邊就是武器庫時勃然大怒:“要不舅舅把武器庫也拿走算了!”劉徹這相當於在質問田蚡:打武器庫的主意,你是想造反嗎!田蚡對皇帝都如此輕視,更別說其他王公貴族了,整個長安城上得了檯面的人,哪個沒給田蚡送過禮。

當時漢武帝正在著手準備傾全國之力對付北方的匈奴,結果國內黃河氾濫百姓受災,漢武帝只能暫時停止對付匈奴的計劃,把心思放在了治理水患上!結果派去治水的官員查看災情之後要麼說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勝任,要麼說自己身體染病不能勝任,漢武帝大為頭痛,最後想到了魏其侯竇嬰,竇嬰很有才能,而且是三朝元老也有治理水患的經驗,此時的竇嬰賦閒在家,漢武帝招來竇嬰商量治水方略,竇嬰三緘其口避而不談,稱自己治不了!漢武帝很惱怒,一再逼問下竇嬰說出了實情。

原來之所以堵不住黃河,是因為用於洩洪的黃河南岸區大片土地被王太后和丞相田蚡佔有,北岸是老闆姓的田地和房舍,歷年加固黃河堤岸的時候,地方官員趨炎附勢好工好料都給了本該洩洪的南岸,北岸的應付一下差事即可!所以黃河一發大水就沖毀了百姓的田地房舍,官員們怕得罪他們不敢將黃河水引向洩洪區。

劉徹得知真相後震怒,命竇嬰放手去幹,將洪水引入洩洪區,淹沒了田蚡和王太后的數千頃良田,水患雖然治理完了,但是這件事情卻被田蚡和王太后懷恨在心,奈何不了皇帝卻給竇嬰穿小鞋,田蚡派家奴去竇嬰家裡要田羞辱竇嬰,稱自己家裡田被淹了要借竇嬰的五百畝良田,當時與與竇嬰交好的灌夫在場看不下去,大聲呵斥:田地是皇上讓淹的。要地問皇上要去!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田蚡聽到此話後很惱火,在自己的結婚酒宴上和其他人談笑風生看不起竇嬰和灌夫,灌夫和竇嬰敬酒都不理會,灌夫惱羞成怒破口大罵田蚡,田蚡之後聯合王太后在朝堂上彈劾灌夫家族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灌夫本人對朝廷官員大不敬!要處死灌夫,竇嬰看不下去和田蚡當庭爭辯,相互揭發控告對方,之後漢武帝迫於壓力誅了灌夫三族,竇嬰也被打入牢獄!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竇嬰想到自己堂堂三朝元老還做過劉徹的老師,今日竟然受此侮辱!他拿出先帝臨死前留給自己的密詔,想免自己一死!不了此時被太后和田蚡察覺,他們秘密燒燬先帝遺詔,反過來誣陷竇嬰造假詔書,漢武帝無奈只能誅竇嬰九族!可惜一個平叛有功的灌夫和三朝元老竇嬰,就這樣怨屈的死去!

竇嬰死後漢武帝既無奈又痛恨外戚權利,徹底和王太后攤牌,當著王太后面一一敘清田蚡和她的勾當!警告她不要再染指朝政!田蚡也在竇嬰死後怕漢武帝追究自己責任,整日茶飯不思後來死於家中!漢武帝時期的外戚亂政才就此作罷!

深謀遠慮的漢武帝在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之時,想到太子年弱,皇后正值壯年,害怕步了自己和父親被外戚亂政的後塵!所以痛下決心,讓太子母親鉤弋夫人給自己陪葬!用這一招來清除太子將來接受權利時的最大隱患!鉤弋夫人不願殉葬,劉徹大怒直接下令賜死鉤弋夫人!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勾乙夫人死後,漢武帝在清閒無事時詢問身邊的人,人們對勾乙夫人之死有什麼看法。左右回答說:"人們說將要立她的兒子,為什麼除去他的母親?"漢武帝說:"對。這不是一般兒輩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內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后的故事嗎?"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臨死前,為何要將太子的母親賜死!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天,漢武帝在彌留之際。任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劉弗陵。 四天後,漢武帝去世,年僅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後記:

自古皇權更迭就伴隨著腥風血雨,就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不能倖免!也只有漢武帝這麼強勢的皇帝,才能想出這招殺母立子這麼無情的計策,這也是當皇帝的無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