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道台府是做什麼的?

老曹有點意思


哈爾濱道臺府,當然是官府衙門了,想當年曾經是清政府在哈爾濱的最高行政長官辦公地和私人府邸,地點就在濱江北十八道街和十九道街中間。嚴格說來,這個道臺府是清朝末年間建成的府衙了,至落成已經1907年,還是因為當時中東鐵路和哈爾濱外商業務頻增而設置的。主要是負責協調鐵路上的事和徵收外貿關稅,後來又增加了駐軍升級成為哈爾濱地區的行政機構。

住在府裡的老爺就是道員,道員這個官階比省級大員巡撫小,比市級官員知府大,一般都是正四品,也是清朝官員體系中的比較特殊的一類,官階大的到二品。哈爾濱這裡主要就是中東鐵路的樞紐了,所以主要就是管鐵道和海關的大員。如果管河道的就類似於現在的河長了,還有屯田道道員,茶馬道道員,不一而足。


東北網


來哈爾濱道臺府玩的朋友,兩側的門不懂的別瞎走啊!一會咱們再吧這個事。先說下這官道衙門。道臺府當年轄制哈爾濱周邊各府縣,最開始的工作比較簡單,主要是協制鐵路修建相關事項,說是協制,其實叫協助更準確一些......人家也不聽咱的啊。另一個職能是徵收關稅。現在大家在哈爾濱見到的關道衙門其實是後來原址重建的。據說真正的遺址上只剩下一口老井(據說是這樣)。

整個關道衙門佔地兩萬多平米,建築形式遵循傳統禮儀,主體建築呈對稱式佈局,左文右武,前衙為官員平時辦公所在,後寢為官員及家屬私用。復建之後的建築基本遵循了原始狀態,門前中軸線上的照壁格外引人注意。當年官府出的各類告示均在此發佈,有點像今天的公示欄。

哈爾濱關道衙門是中國歷史上舊制皇朝設立的最後一個官衙,此後不久,皇權不在,關道衙門也失去的往日的作用。名滿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名菜鍋包肉當年便是創燒於此。是關道衙門廚師為迎合外賓的口味在焦燒肉條的基礎上改良創燒的。

如果來哈爾濱關道衙門旅遊,您會發現道臺府的大門立於兩層三級臺階之上,門兩側各設石獅一尊,以此顯示官衙的威嚴與莊重。在大門兩側(如上圖)各有一個角門。遊客們一定注意,這兩個門就算開著,不明白的也別瞎走!其中東側角門叫入門,老百姓也稱其為喜門,是供人們平時出入時使用的。西側角門厲害了!叫做鬼門!老百姓也稱做絕門,這個門通常是關閉的,只在提審犯人、核准後的死刑犯解送時才走此門。


生活報


要回答這個問題總覺有點為哈爾濱道臺府作旅遊商業廣告之嫌疑。既受人之邀,無奈,這個黑鍋倒是背定了。

道臺,相當於現在的行署專員級別,也是一方大員。道臺府即道臺等一干人馬官員辦理公案的處所。

舊時的哈爾濱道臺府落魄的蒼涼麵貌:

道臺府是舊時的俗稱,其實是叫關道,亦叫關道衙門。哈爾濱關道是清王朝設在哈爾濱的最高行政機構,也是清政府行將沒落的最後一個傳統式衙門。設置的初衷主要是用來專門對付外夷鐵路方面交涉事宜和督徵關稅,並沒有具體的地域管轄權。後升格為“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備道”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地方權力中心。管轄四府、一廳、兩縣,始成為清政府最北方的行政中心所在地。

如今的哈爾濱道臺府煥然一新風貌:



為弘揚中華璀璨的文化瑰寶,當地政府對道臺府的新生重修作了大量的工作。如今的哈爾濱道臺府今非昔比,面貌煥然一新。有機會的朋友不妨去此一遊,觀光觀光,順便享受一番那道臺大員“明鏡高懸”,前呼後擁的威武風采。


abCd6666和天下


哈爾濱關道也叫濱江關道衙門,俗稱道臺府,是哈爾濱當時最高級別行政機構,是中國封建王朝建立的最後一個傳統式衙門,初期它職能非常小僅限鐵路交涉事宜和督徵關稅,沒有具體的管轄地域。後期,改為“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備道”,管轄四府、一廳、兩縣,開始成為清政府最北方的一個權利中心,掌管哈爾濱及周邊府、縣的政治設施、財政運作等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