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与《延禧攻略》对照,“延禧”中颇受观众喜爱的乾隆“大猪蹄子”和“暴脾气魏姐”,到了《如懿传》中都是“渣”、“坏”到极致,简直是平行世界,前者属于“白”,后者坠落为“黑”。

就像《如懿传》的剧迷所说,从来没有这么讨厌过乾隆!

《延禧攻略》中的乾小四,腹黑、毒舌、爱盖章,对魏璎珞也有满腔真心。《如懿传》中,他则薄情寡性、刚愎自用、自私虚伪、疑心深重——御舟中帝后决裂一场戏中,如懿说出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心声。

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但是,便是这样一个乾小四,也是《如懿传》剧组主创各种“挽尊”后的结果。看过原小说的书迷都知道,书中的“渣龙”更要比剧中的渣上许多。

《如懿传》这种后宫戏,不仅将故事人物瞄准了红墙金瓦中的千红百艳,同时也将男主拘困在女人群中,什么治国安邦、什么君临天下,都与宫斗剧中的帝王没什么太大关系。

流潋紫在将《如懿传》从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时,通过改变剧情细节的方式,来给乾隆加上美颜滤镜。

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书中的乾隆对如懿的喜欢,是因她婉转得体、行事周密,即便是两个人的初遇,也比不得剧中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剧版对两个人感情的美化设定,便是给乾隆加上的第一重滤镜。

因为有真情,所以最开始的弘历会为了让还是青樱的如懿参加选秀,各种明邀暗定,在雍正那里求情,甚至为她留住了花烛初夜。

在书中,如懿每每被陷害,各种责罚都是乾隆亲自下旨。到了剧中,则因“真心”设定,而交于太后、皇后等人。

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看书中的乾隆和如懿,有的只是如懿带着仰望姿态的寄盼,满足着自己在后宫比她人多拥有乾隆的几分情意。

在那个妻子视丈夫如天的时代背景中,即便如懿想要的是夫妻相知,也不是真正的两心平等。

因为有了“真心”设定,剧版如懿跟乾隆的感情由浓到淡、由暖到冷、由相知到相疑,就具有了更大的落差,由屏幕镜头展示出来,戏剧感和冲突性便更有看头。

书中的乾隆是个美男子,温文高贵、恍若玉树,所以才会让叶赫那拉.意欢一见倾心、误尽终生。

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霍建华的颜值不必多说,当初《花千骨》之所以找他演白子画,据说是因为原作者本来便是以他的颜值为原型创设的“长留上仙”,清冷出尘、眉目俊美。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中,长得好不仅能当饭吃,还可以消弭观众看剧过程中的不满。

你好看你说得都对,听着像笑话,其实是实话。

但是,霍建华的演技与他的颜值相比却是反差,不止一次被吐槽老用一个表情演戏。

而《如懿传》中,他的演技再次受到质疑,表情少、没内心、接不住对手的戏、没有帝王范儿……等等,霍建华甚至被“骂”到退出微博。

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便他演技够好,也不过是多招来一些针对人物的骂声罢了。

所以,找一个颜值高、演技平庸的演员来演“渣龙”,或许就是剧组的第二重滤镜了——完成角色便可,用不着出彩、深刻。

不过,其实霍建华在剧中还是有变现得不错的地方,如懿断发、帝后决裂那场戏,他接得就很到位,情绪过度细腻,显见入了心。

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由“令妃”变成“炩妃”的卫嬿婉为了向上攀爬,各种无底线、不择手段,双手染满鲜血、灵魂浸透黑暗。

剧版对于她的结局也做了大修改。

原小说中,如懿为保永璂加自证清白,含冤带恨自尽。剧版则改为她最后设局,请太后“牵头”,几乎调动了跟她关系亲好的所有人,为卫嬿婉挖了一个大坑,终于让这块腐肉、枯木露出原型。

看完《如懿传》才知道,剧组为了挽救“渣龙”形象操碎了心!

剧版如懿的反杀,在让观众出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直接消解了部分对乾隆的怨恨。

而乾隆让毓瑚给卫嬿婉夜夜灌牵机的做法,同样消解着观众心中不满。

所以,剧版结局不仅是更加紧凑、利落、解恨,也算是给乾隆的第三重滤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