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中藥故事欣賞:柴胡

《柴胡》名稱的由來,有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一個地主老財家,顧有柴姓和胡姓兩個長工,他們互稱兄弟,有一天胡弟突然得了一種怪病,一會兒發熱,一會兒又發冷。狠心的地主老財竟然把生病的胡弟解僱並逐出家門。 柴兄很為生氣,找地主老財申訴無果,一氣之下,柴兄背起胡弟便出走了。途經一座山邊,胡弟實在是走不動了,躺在地上。柴兄去找野果充飢。胡弟的肚子餓得難耐,隨意在山邊地上拔了一種似竹葉子的草根咀嚼起來,一時便感覺身體輕鬆多了。等到柴兄回來時,發現柴弟時泠時熱的毛病沒有了!胡弟把這個情況告訴柴兄。

每日中藥故事欣賞:柴胡

柴兄、胡弟兩人都認為此野草肯定是一種藥,於是便挖了一些帶回去,給那些得了忽冷忽熱的窮苦人煎湯喝,不料效果非常好,確有治病的功效。於是他們兩人便用此草為人治病,治癒了很多人,後人為了紀念他們,而將此草藥稱為“柴胡”,延續至今。柴胡的典故不僅如此,它與林黛玉也有段悽美的故事。林黛玉夢見她被許配他人,寶玉手持小刀挖心,猛地從惡夢中甦醒過來,此後一直頭暈、不思飲食、多夢多疑。

每日中藥故事欣賞:柴胡

醫學指導——中國國際生命醫學工程院門診中醫特需專家廖佐芹教授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肝、膽經。廖佐芹教授說,本品苦辛微寒,芳香疏洩,輕清升散,入肝、膽經。既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而和解退熱,又條達肝氣而疏肝解鬱、調經 止痛,且能升發清陽而舉陷,為和解少陽、疏肝解鬱調經及昇陽舉陷之要藥。功效: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每日中藥故事欣賞:柴胡

主治病證

(1)邪在少陽寒熱往來,感冒高熱。

(2)肝鬱氣結,脅肋疼痛,月經不調,痛經。

(3)氣虛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入丸散。解表退熱宜生用,疏肝解鬱宜醋炙用。廖佐芹教授提醒,本品性能升發,故真陰虧損、肝陽上升之證忌服。

每日中藥故事欣賞:柴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