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爲民要「心懷天下」——觀《陽光下的法庭》有感

近日來,由中央電視臺、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聯合出品的36集電視劇《陽光下的法庭》,正於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熱播。該劇是以黨的十八大之後推進的司法改革為時代背景,從一位國家二級大法官、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的視角切入,選取了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和積極影響的環境保護、跨國知識產權糾紛、攻克執行難、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等案例,以藝術化的表達,展示和剖析了人民法院在推進司法改革、建設智慧法院、維護公平正義等方面做出的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塑造了一批具有法治理想和法治情懷的司法工作者群像。

作為一名基層法院工作人員,自然在工作之餘積極、認真追劇。在追劇的過程中,有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白雪梅院長向東方省省長彙報HF金控集團與志成化工公司併購工作時說到:“法律一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跟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也是跟我們每一個人相關的,所以我們司法者,更應該心懷天下。”白雪梅院長的這一席話,道出了法律與社會方方面面千絲萬縷的關聯性,道出了司法工作對社會、個人的規範、引導作用,也道出了我們司法者立足崗位、兼濟天下的崇高使命。

在該劇中,白雪梅院長的“心懷天下”觀,在其主審環保修復案中得到了全面體現。作為該案的主審法官,白雪梅院長依法依程序主持庭審,並經合議庭合議作出裁判,為建設“綠色中國”表明了司法者應有的態度。環保修復案判決後,作為被判處承擔鉅額賠償的志誠化工公司,在不服判決的同時,其法定代表人針對白雪梅院長還自導自演了“受賄門”、“竇娥冤”兩出鬧劇,企圖達到干擾司法的目的。而白雪梅院長面對紛呈踏來的不良干擾,仍能保持一顆公允的心,認真、冷靜的應對,積極尋求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既要保證法院生效裁判的依法執行,又要考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還要考慮志成化工幾千員工的飯碗和經濟社會的穩定。於是,就有了白雪梅院長向省長提出通過HF金控集團併購志成化工的一幕,既能夠保證環保修復案的執行,也能夠達成共創共贏。

正是白雪梅院長這樣心懷天下的司法者,才得到了當事人的理解,才贏得了工人群眾的支持,才獲得了省長的感動。而我們作為基層司法工作人員,處在人民司法陣地的最前沿,與人民群眾接觸點多、面廣,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堅實守護者,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我們不僅要恪守公平正義底線,要摒棄簡單、機械適用法律,更要時刻心懷天下、心繫百姓,才能真正踐行好司法為民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