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昨天的朋友圈還在哭天搶地指責疫苗造假,一覺醒來,朋友圈的熱點變成了“虎撲、吳亦凡、skr”,還有“性侵事件、#Me Too#”。

再熱的熱點新聞,也會被下一個熱點取代。

疫苗造假事件熱力減退,性侵醜聞剛剛引爆。

杭州綠城保姆縱火事件、北大性騷擾事件、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空姐乘滴滴遇害事件……根據以往經驗,再惡的惡性事件,都會慢慢淡出大眾的視線。

“可是事發時,明明所有人都義憤填膺,為什麼人們過一陣子就會忘記惡性事件?”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討論。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首先

我們的討論

要去掉一個干擾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與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有關,議題設定指的是大眾傳播媒介通過報導內容的方向及數量,對一個議題進行強調。隨著事件熱點的過去,關於事件的新聞和挖掘報道會越來越少,於是人們對議題的討論也會減少。

但是在微博、朋友圈、聊天群甚至飯桌上,人們可以無視大眾媒體的報道,自由選擇話題發起討論,所以我們討論的也不一定只是媒體希望我們看到的東西。對於我們日常討論的話題,我們是有一定主動權的。

既然我們有一定的主動權,為什麼不再討論那些惡性事件,以至於看起來像是“遺忘”了?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對於惡性事件的遺忘

並不是徹底忘記

而是不會主動想起

想起一件事的過程稱為重現(Recall),即從記憶中提取信息的過程。看到某個事件名稱回憶事件屬於線索重現(Cued-recall),而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回憶事件屬於自由重現(Free Recall)。

從難易程度上講,給出線索的重現(Cued-recall)其實很簡單,難的是沒有線索提示的自由重現(Free Recall)。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我們現在就可以和自己做一個實驗。

請回憶這三個過去發生的惡性事件:“北京紅黃藍幼兒園事件”、“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事件”、“杭州綠城小區事件”。當我們給出這樣的關鍵詞信息,你可以快速回憶起事件的大概經過。

現在,請再想出三個過去發生的惡性事件。

……

你會發現難度大大提高了。

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人們很難從記憶中把事件提取出來。也就是說,自由重現比線索重現困難得多。而要求我們在其他人沒有討論它的情況下開始關於惡性事件的討論,我們就需要自由重現那個事件。

這就導致從表面上看,我們“忘了”那些事。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遺忘不代表你很冷漠

正相反

你對惡性事件越氣憤

事後越容易忘記

人是非常擅長自我保護的動物,面對惡性事件,你的情緒絕對是真實的,但是你總是會忘記那些憤怒或痛苦,這是天性使然。

那些面對負面事件時出現的“天吶!”、“太生氣了!”,甚至淚流如柱的反應,都會引起不適的情緒,被大腦判定為不好的記憶。

為了避免負面的情緒或衝突,大腦會自動“忘記”不好的記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他們推出意識之外(Weiner, 1968)。這是人類心理對負面情緒的一種應對機制——動機性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因為如果大腦不能及時調節負面情緒或心理創傷,就很容易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導致我們無法正常應對負面情緒而陷入漫長的痛苦之中。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不去想起

可能是在迴避傷害

當各種負面的新聞充斥眼球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故意”不去回想,也會故意避免接觸此類信息。

舉一個例子。

當你在看一篇關於惡性事件的報道時,點開了文中的視頻,視頻的血腥和暴力引起你的強烈不適,看完之後你也久久不能平息憤怒或難過的心情。在此之後,你刷微博時會盡量避開相關報道的圖片和視頻,因為再經歷一次那樣的心理折磨實在是太難受了。

壓抑(Suppression)也是人對於負面情緒或痛苦記憶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當我們經受強烈的負面情緒或可能的心理創傷時,我們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去回想,主動地壓抑可能引起不適的想法。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人在面對超出承受範圍的痛苦時,會利用主動控制來回避痛苦,人趨樂避苦的天性讓我們的心理儘量保持健康和愉悅。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我們和惡性事件關係越小

就越難回憶起

當我們聽到一個惡性新聞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判斷自己與新聞故事的關係有多大。

舉一個例子,就算親近如母子的兩個人,對同一個惡性新聞反應也不一樣——

當上海世外小學傷人事件發生時,作為一個小學生也許只是感到可怕和難受,而作為一個母親卻會激起更強烈的想保護好孩子的慾望,甚至很多年後母親還會想起這次事件的細節,擔心孩子的安全。

社會心理學的先驅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提出過一個解釋個人行為的“場理論”(Field Theory),並提出了影響個人行為的“生活空間”的概念。

勒溫認為,人周圍存在一個“生活空間”(Life Space),生活空間就是人周遭的客觀環境和人的心理環境共同影響人的行為的空間(Lewin, 1936)。

簡單說,一個人的主觀認知定義了TA周圍生活空間的樣子,生活空間也影響了這個人的行為判斷,我們的生活空間決定了什麼能夠影響我們。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仍然從例子中的母子說起——

孩子的生活空間也許被考試成績、遊戲、或同齡人所佔領,能夠影響TA的更多是老師的表揚,遊戲的勝利,或朋友的擁簇。

對於母親來講,她的生活空間中更多內容與孩子相關。特別是對“孩子安全問題”的擔憂,會讓這位母親不停地想起相關的惡性事件。

當我們下意識判斷一件事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空間之外,我們就不會如此頻繁地想起它,它很容易就被其他生活空間之內的事擠出腦外。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以上就是

“我們為什麼會遺忘

發生過的惡性事件”

的心理學解釋

面對疫苗事件,比起轉發一些洩憤的文章,可能更好的應對方法是多瞭解疫苗的相關知識,來避免虛假、煽動的垃圾信息,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疫苗造假問題有多嚴重?”“我該怎樣應對?”

無論是疫苗事件,還是性侵事件,對惡性事件的討論和討論的消退,比起冷嘲熱諷,可能更好的應對方式是瞭解記憶的機制,體諒人的天性,並努力記住這些事件。

Your call.

參考文獻:

Lewin, K. (1936).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Piaget, J. (1926).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London: Routledge.

Weiner, B. (1968). "Motivated forgetting and the study of r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6 (2): 213–234.

事後第 __天,我們不再討論疫苗

簡單心理:一個只提供高質、靠譜心理健康服務的平臺。

簡單心理微信訂閱號:簡裡裡(janelee1231),快樂和煩惱都有規律可循,我們來告訴你這個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