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是挖耳屎,8個護耳祕訣告訴你

別老是挖耳屎,8個護耳秘訣告訴你

別再把「聽得到」視為理所當然,保護耳朵的方法很簡單,原則只有一個:避免噪音。

專家提醒:

1.辨識音量,隨身攜帶耳塞

如果平時周遭的環境吵雜或是需要使用一些音量很大的器材時,就要戴起耳塞。

國外甚至有專家建議,使用家裡的電器用品,如磨豆機,吹風機,吸塵器,果汁機,抽油煙機時,以及去看球賽,煙火等熱鬧的戶外活動時,都要佩戴耳塞,阻絕噪音。

2.耳機要限時,限量使用

在充滿噪音的環境下別戴著耳機聽音樂來隔絕噪音。餘仁方建議,若最大音量是10,耳機音量控制在2〜5間就好,並且使用30分鐘就必須休息5〜10分鐘。

3.向左轉運動(音量調小)

不管是在家裡看電視,在車上聽音樂或廣播,或講電話,儘量在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將音量鈕往左旋。餘仁方甚至規定自己在開車不聽廣播,因為廣播要聽清楚,必須蓋過車外的聲音,因此除非是塞車,車速太慢時,他才打開廣播解悶,就算要聽,也要限制音量,不可因為聽不太到而調高音量。

4.講電話時使用擴音或戴耳機

若在私人空間,講電話時可以使用擴音鍵;若是在公共空間,也可考慮用耳機講電話餘仁方說,因為單耳聽電話的注意力比用雙耳差,所以若單耳需要調整到100分貝的音量才能聽清楚,用耳機聽電話只要70分貝就很清晰。若不方便使用耳機,也要記得隨時換邊講電話。

5.挑選能隔絕外界噪音的耳機

挑選耳機時,一定要試戴,並選擇可以降低周遭音量的耳機,如此音樂的音量就不需開得太大聲。

6.不要太常清耳朵

耳朵其實有自我清潔的功能,耳垢會隨著平時吞嚥,咀嚼的臉部動作,自然將髒汙往外推,但掏耳朵反而可能將髒汙往內推,更不易拿出。一旦有耳垢塞住,聽力下降的狀況要找耳鼻喉科醫師處理;除此之外也要減少耳朵進水的次數,避免感染,游泳時可以配戴游泳專用耳塞。

7.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許多慢性疾病都會增加未來聽損風險,例如三高與糖尿病,因此維持生活習慣,多運動,睡得足夠,都有助降低身體與內耳發炎的情況。

8.吃飯七分飽,多吃蔬果

有些營養學研究指出,均衡飲食,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將可預防聽力變差。劉殿楨舉例,曾有實驗將老鼠分成三組,一組正常飲食,一組減少30%卡路里, 。一組除了減少30%卡路里外,也給予很多抗氧化物質幾年下來發現,少吃30%卡路里的老鼠,聽力最好;多吃抗氧化物質的組別次中,正常飲食最差。

因此吃飯七分飽,並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質如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多酚等的食物,能降低耳中的發炎物質,所以多吃蔬菜水果,如胡蘿蔔,柳丁,木瓜,綠茶等,可以讓聽力表現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