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卓越走向卓越——郝芳校長在2018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从卓越走向卓越——郝芳校长在2018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從卓越走向卓越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新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育才造士是大學的使命。作為大學校長,我非常高興地看到,又一批莘莘學子歷經十年寒窗圓夢石大,跨入通往卓越人生的希望之門。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以優異成績考入我校的7428名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

招生大數據顯示,今年入學的本科生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研究生來自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等全國295所高校;留學生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你們中有獲得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金獎的本科生,有發表11篇SCI論文的研究生,有獲得央視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亞軍的留學生,你們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幾天前,你們來到了面朝大海、四季花開的美麗石大。校園不算大,但處處是風景。從南門的“中南海”到“創造太陽”女神,再到“皇家”圖書館和這座美麗的體育館,都是歷屆石大學子引以為豪的校園符號。今年暑假,為了迎接你們到來而裝修一新的薈萃苑餐廳,又博得了“皇家”餐廳的美譽。用不了多久,新的圖書館(包括“三館一廳”)將會在你們的見證下建成,成為石大新的地標式建築。石大將越來越美,相信你們會像你們的學長們一樣熱愛石大。再有半個月,石油大學即將迎來65歲生日,藉此機會,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底蘊深厚的石大,一個有著輝煌歷史和美好前景的石大。

从卓越走向卓越——郝芳校长在2018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65年來,石大從卓越走向卓越。1953年,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這是我們學校的前身。1969年,學校整體由北京遷至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1年,學校辦學主體調整至青島。去年,石油大學光榮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標誌著學校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站在新的起點,學校搶抓機遇,優化佈局,推動學校向“石油學科世界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闊步前行。從首都北京到齊魯大地,從黃河之濱到唐島灣畔,從名校基因到一流夢想,石大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的初心從未改變,追求卓越的志向始終如一,走向卓越的腳步更加堅定!

65年來,石大以卓越孕育卓越。以卓越的辦學條件培養卓越的人才,既是石大的優良傳統,也是石大的永恆追求。建校以來,石大培養了20多位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業領軍人物和工程技術骨幹。可以自豪地說,石大人參加了新中國幾乎所有大型油氣田的勘探和開發,參加了幾乎所有大型石油化工廠的建設和運行,為新中國石油工業從無到有、從大到強作出了重大貢獻,是公認的“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搖籃”和“石油領域的黃埔軍校”。在剛剛結束的這個暑假,你們的學長入選2018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你們的學長在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沙灘排球錦標賽中獲得冠軍,成為石大全方位培養卓越人才的最新見證。近年來,面對世界能源轉型的新環境和國家建設高效低碳能源體系的新使命,學校強化傳統能源學科,拓展海洋、新能源學科,升級通用和基礎學科,努力為國家能源戰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今天,你們可以在黃島講壇中領略大師風采,在國際交流中拓寬全球視野,在重大科技項目中提升學術水平。石大將堅持“以卓越孕育卓越”的使命和擔當,打造更加卓越的平臺,讓更多學子在卓越的石大成就卓越的自己。

从卓越走向卓越——郝芳校长在2018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學們,你們是石油大學入選“雙一流”後迎來的第一屆新生,從今天起,“追求卓越”應成為你們的共同信念。去年的開學典禮上,我與2017級新生分享了什麼是卓越,今天,我想與大家談一談“走向卓越”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博觀而約取。信息時代,只有見識廣博才能擇其精要,唯有博觀才能約取,才能準確把握事物發展規律,進而奠定走向卓越的基礎。博觀約取要儲備豐富的知識,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博觀約取要培養全球視野,用開放的思維去思考和分析問題,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博觀約取還要樹立辯證思維,見微知著,全面、發展地看待問題。我校80級物探專業校友蘇永地,面對國際大石油公司20年勘探失敗的油區,用紮實的工作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準確地預測了油氣的分佈,實現了油氣勘探的重要突破,以其準確的判斷在非洲寫下了中國傳奇!

第二重境界:進取而日新。進取日新是石大人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更是石大人守正出新的必然選擇。進取日新需要有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的精神,要敢於衝鋒,善於創新,勇於超越;進取日新還要有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堅信“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被稱為史上最帥校友的王德民院士,面對油田開發不斷變化的複雜情況,以其獨特思維和敢於創新的卓越氣質,在油田注水開發和三次採油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的重大科研成果,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鑑於他的重大貢獻,國際編號為210231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 “王德民星”。

第三重境界:厚積而薄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大學培養的卓越人才,要既能夠仰望星空、存青雲之志,又能夠厚積薄發、積跬步之行。積累和突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有強大的定力和堅強的毅力,能夠在清貧中守望科學,在挫折中堅持夢想。今天在座的王子傑同學本科期間進入圖書館共計2061次,勤奮的學習和長期的積累使他成為一名成績優異的直博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是學習和研究的常態。只要堅定目標、持之以恆,厚積薄發、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夠走向卓越。

同學們,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同樣,一所大學有一群追求卓越的人,學校才有希望。“辦卓越的大學、育卓越的人才”是我作為校長最大的夢想,也是全校教師員工共同的責任和期待。希望你們以石大為起點,在博觀而約取、進取而日新、厚積而薄發的三重境界中走向卓越!

謝謝大家!

2018年9月13日

从卓越走向卓越——郝芳校长在2018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對:侯燕芳

審核:陳勇、邱杉杉、秦川、吳亮

从卓越走向卓越——郝芳校长在2018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