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付費會員超10000萬,你真的以爲你是在爲劇集買單嗎?

我要買多少家視頻平臺會員,才能愉快的追劇!

“我沒有騰訊會員,借我登下,我在追《大王不容易》!”“誰有優酷會員,我要看《白夜追兇》全集啊!!!”諸如此類的對話,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滿天贈送的視頻網站會員,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視頻付費會員超10000萬,你真的以為你是在為劇集買單嗎?

要知道在一兩年前,在知乎上人們關於付費會員的提問還是,「少喝一杯咖啡,換一月視頻網站會員」的買賣,為啥沒人理?20塊買2個聖代覺得好划算,買一個月視頻網站會員卻覺得好虧,這是為啥?

然而現在卻變成了,我是無比尊貴的愛奇藝、優酷、騰訊會員!筆者在看文章時,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究竟要買多少家會員才能愉快的追劇?在無數網友在義無反顧地為劇集買單的情況下,筆者不禁思考大批網友充會員的背後,當真是為了好看到炸裂的網絡劇嗎?

廣告太長、優質劇集驅使網友買單

在分析網友成為會員的原始動力前,我們不妨來了解下付費會員的網友心理以及視頻平臺在會員上的策略。根據資料顯示,付費會員的心理無外乎分為以下兩種:

1. 無法忍受廣告,太佔用時間

2. 平臺劇都還不錯,有活動打特價,不買白不買

筆者曾經就是愛奇藝、優酷、騰訊的會員,在騰訊會員到期後,筆者尚未進行充值。在劇集觀看上,就選擇在愛奇藝、優酷上進行。在《雙世寵妃》風靡的那一陣,筆者就曾在騰訊上觀看了第一集。前五十秒的廣告,讓筆者在自己屋子裡轉了三圈,一集中的中插廣告讓筆者翻了翻白眼,最後因非會員只能觀看第一集,筆者棄劇了。筆者的體驗或許就是第一種。在網友普遍注意力稀缺,又廣告橫飛的時代,無法跳過漫長的廣告,對毫無耐心的網友來說確實是一種損失。

視頻付費會員超10000萬,你真的以為你是在為劇集買單嗎?

第二種則是優質劇集矩陣下的效應。比如說你想看《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就得是騰訊會員,想看《秦時明月麗人心》就得是優酷會員,想看《無證之罪》就得是愛奇藝會員。少了哪一家會員都追劇追的不痛快,而此時優酷年費會員做活動,68元僅即可開通價值188元的年費會員。愛奇藝會員週年慶,99元買一年的VIP,買完之後年費會員贈送一張99元的抵用券,等於一百塊錢不到買了兩年愛奇藝會員。同時,愛奇藝上還有海量劇集可直接觀看,也省去了在網絡上找資源的時間,如此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而三家平臺的會員策略也不盡相同,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主要以月會員為主,而優酷則是以季卡和年卡為主。無論是月卡還是季卡,平臺源源不斷的優質好劇,都能讓付費會員心甘情願。

你買的不是網絡劇,買的是平臺的花式營銷

說起優質好劇,筆者不否認精品內容會有大批自來水的宣傳。但自來水宣傳對於劇方來說,只能是借勢,並不能成為主流宣傳渠道。換而言之,絕大部分網友從被吸引到追劇,主要原因是平臺的花式營銷。

視頻付費會員超10000萬,你真的以為你是在為劇集買單嗎?

就以豆瓣9.0分《白夜追兇》為例,筆者前幾天就在朋友圈看到一條關於千萬別去淘寶搜白夜追兇的心情。原來,《白夜追兇》與淘寶進行了合作。當在淘寶上打出《白夜追兇》幾個字時,先是會看到相關書籍的一堆列表,再是突然跳出潘粵明向你發起的視頻請求,點擊接聽後便是潘粵明與你的視頻聊天了。

實際上,像這種模擬電話類的H5已經很常見了。像《白夜追兇》這樣的宣傳,已然並非是個例,卻依然有效。

因為該片成為會員的網友,看到影片的宣傳會有種洋洋得意的自豪感,自己認可的劇集,有如此好玩的宣傳方式。而像筆者這種沒有看過劇集的人,也會被吸引。縱使沒有被吸引去觀劇,這樣的宣傳方式也刷了下存在感,博得一分印象分。

視頻付費會員超10000萬,你真的以為你是在為劇集買單嗎?

不僅在線上,線下在平臺推廣起自制劇也可謂是費勁心思,絞盡腦汁。筆者曾在北京西單站的出口,看到滿牆的騰訊視頻廣告。除了地面廣告外,平臺也將線下活動玩的風生水起。

4月23日,《狐狸的夏天》在上海高校開啟的演員見面會。“五四青年節”當天,《求婚大作戰》也在北京舉行了張藝興專場粉絲見面會。

平臺不僅善於利用自制劇的主角,也將粉絲經濟與平臺品牌緊緊掛鉤。2016年12月9日,趙麗穎成為愛奇藝“首席會員推薦官”。而在前不久的愛奇藝2017尖叫之夜年度盛典上,陳偉霆也被“聘”為愛奇藝“首席會員推薦官”,還為粉絲送出了千萬福利。

視頻付費會員超10000萬,你真的以為你是在為劇集買單嗎?

2017年9月6日,愛奇藝VIP會員品牌戰略全新升級,正式啟用吳亦凡擔任愛奇藝“首席會員非凡體驗官”,並推出“敢驕傲,一起燥”的生活態度。愛奇藝更是豪氣地在某號線地鐵外側鋪滿了吳亦凡首席會員非凡體驗官的廣告。

優酷也同樣將搭載粉絲流量增加平臺好感,將會員品牌化。比如,9月9日召開的楊洋生日會,第一批優酷會員楊洋生日會門票+優酷買一贈一VIP會員限定卡在天貓商城上線之後被秒搶。

平臺之間的劇集爭奪戰,其實電視臺以往的套路

事已至此,筆者羅列了那麼多,單純的網友們還認為付費的僅僅是優質劇集嗎?人無我有的獨播優質劇集吸引了大眾群體,明星的代言吸引了小眾粉絲群體,已經成為視頻平臺BAI的共同點。

但是,平臺爭搶頭部劇集,推出優質劇集矩陣的模式,卻有點像走起了電視臺的老路。回想,湖南衛視是如何稱霸熒屏?不也是靠著一部部獨播劇如《武媚娘傳奇》、《陸貞傳奇》爆紅的麼?可惜的是,電視臺無法避免“一劇兩星”政策,然而平臺卻可以花血本購買獨播版權,比如騰訊視頻就將《那年花開月正圓》獨播權牢牢握在手裡,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了40億。

未來平臺之爭能夠演化成什麼樣無法預料,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還會有更加吸晴的優質劇出現來吸引網友觀看。或許未來平臺需要解決的是,如何讓觀眾不再為劇而買單,而是為平臺的個性化服務而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