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雛送到家 秋後錢來了——殘聯回訪檢查扶貧項目

雙城堡鎮自由村寧學彬身患三級肢體殘疾,雖躺在炕上不能行動,但臉上卻難掩激動和喜悅。因為再過幾天,他家養殖的140多隻大鵝就要出售了,按照市場價每公斤20元來算,一隻大鵝大概能賣到100元左右,純收入就能超過1萬元,老伴兒三個多月辛苦沒白費,他家離脫貧目標更近了一步。

鵝雛送到家 秋後錢來了——殘聯回訪檢查扶貧項目

今年7月,市殘聯出資10.1萬元,在當地的豔兵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購進1.1萬隻鵝雛,分發給雙城堡鎮的62戶殘疾人貧困戶,併為他們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培訓和高於市場價0.5元的成品鵝回收保障。寧學彬就是其中的一戶。

鵝雛送到家 秋後錢來了——殘聯回訪檢查扶貧項目

為了查驗此次扶貧項目的效果,10日上午,市殘聯和市發改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來到雙城堡鎮,隨機走訪了寧學彬、趙為新、李金來等5戶貧困戶,回訪檢查大鵝的養殖和收益情況。

鵝雛送到家 秋後錢來了——殘聯回訪檢查扶貧項目

“為了保證成活率,我們合作社受殘聯所託,統一幫助貧困戶養殖半個月鵝雛。鵝雛分到貧困戶手中後,我們技術人員還針對鵝雛接種疫苗、日間照料和圈舍衛生消毒等日常養殖技術,提供免費上門指導服務。” 豔兵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史鐵一說。

“貧困戶需要‘輸血’,更需要社會各界幫助他們修復“造血”功能,尤其是因殘致貧的家庭,一袋大米、一桶豆油固然能為他們送去一絲溫暖,但對於捉襟見肘的生活窘境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所以,今年以來,我們根據殘疾人的特點和他們的實際能力,選擇了養鵝這項產業扶貧項目。因為養鵝的成本低、週期短、利潤高、勞動強度也不大,3個月左右就能見到效益。這樣一來,就可以讓貧困戶增加收入來源,對生活充滿希望。”市殘聯理事長高中柏說。

鵝雛送到家 秋後錢來了——殘聯回訪檢查扶貧項目

據悉,從今年7月份至目前,經過殘聯工作人員的定期回訪檢查,鵝雛已長成大鵝。雖然在養殖過程中小有損失,但就目前來看仍可為貧困戶帶來可觀的收益。按照現在的市場價來算,平均每戶貧困家庭可獲4000元到5000元的純收入,當屬本錢小、利潤高的養殖項目。

來源 公主嶺新聞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