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記憶|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藏在涵江水鄉的故事中

漫步在這條古橋上,試圖追隨歷史的腳步,尋求歲月的足音。

橋面上條塊石蔓延,耳邊彷彿響起人來人往的場景,獨輪車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隨著流水走遠。

莆田記憶|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藏在涵江水鄉的故事中

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名稱卻叫新橋,它的堅固歷經多少風風雨雨的洗禮,依然如新。

新橋始建於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修橋者正是大善人李富。

莆田記憶|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藏在涵江水鄉的故事中

據文獻資料記載,李富(1085-1162年)字子誠,號澹軒,生於宋神宗元豐八年,卒於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是唐江王李元祥十八世孫,莆田白塘李氏入莆第五世。

李富生平律己以嚴、愛國爭先、奉母至孝、惠人良多,先後修築海堤、圍墾造田、建造石橋三十四座,新橋便是其中一座。古橋正是先人智慧的體現,也見證當年涵江水鄉的輝煌。

莆田記憶|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藏在涵江水鄉的故事中

在明代倭寇襲佔莆田時,新橋被毀損,明萬曆四十三年由鳳山寺僧慧性募捐修復。石橋為石構四墩五孔梁橋,具有涵江地方特色,是古時南北洋和沿海各鄉鎮前往涵江的必經之路和交通要道。

莆田記憶|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藏在涵江水鄉的故事中

之前,該處已納入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得到進一步的保護。走過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許多滄桑就藏在這朦朧的水鄉中。

莆田記憶|這座近九百年的古橋,藏在涵江水鄉的故事中

村裡有條狹窄的古官道,兩側有幾座氣勢恢宏的明清古建築和祠堂,依稀能感受到古時的繁華。有多少故事,在這條古官道上代代流傳,沉澱成一路的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