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些鄉村越來越冷清?

888開心2018


為什麼鄉村越來越冷清?

這個問題問得好,問到了當下中國鄉村的痛處。筆者每隔一段時間就回村子裡,看到的是空空蕩蕩的街巷,雞犬之聲鮮聞,走2裡難見一人的情景。那麼為什麼現在農村這樣冷清,沒有了從前喧囂熱鬧的情場景了呢?筆者認為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農村大批年輕人的離開,讓鄉村失去了生機。隨著勞務經濟的興起,城市的快速發展,讓絕大部分農村中的青年人,離開了鄉村,背上行囊,到城市發展。同時有很多人把孩子從幼兒園就送到縣城,農村中一所小學30名老師教50個孩子的現象比比皆是。大家想一想,年輕人的離開,孩子們的離開,讓鄉村失去了活力,留給鄉村的除了冷清,還有就是太多的無奈……


二、農村的資金流向了城市,讓鄉村的“血液”越來越少。由於青年人離開,農村的資金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向城市。比如一個家庭的孩子不管什麼原因,想在城市發展,就會買房子,就會在城裡結婚,婚房由農村的父母總攢了一輩子的錢交了首付,之後再和子女一起還貸款,直到還不動為止,農村的資金變成了城市的鋼筋和混凝土。老家有一個家庭,孩子考上省城哈爾濱的一所211學校,畢業後留在省城找了個月入5000的工作,買房需要80萬,首付24萬,父母把半生的積蓄16萬元,外加借來的8萬元交到了兒子的手上,再後來的故事大家就自己去想象吧。

三、農村的“精英”陸續離開,讓鄉村的發展缺少動力。農村經濟的蕭條,不管做什麼,賺錢很困難,讓一些有頭腦、會經營的所謂“能人”只能選擇離開,到城市發展,他們不只是人的離開,農村智慧的流失,也是資金的流失,大家總能聽到村裡的誰誰誰在哪裡賣水果發了,某某某在哪個城市開飯店賺到大錢了。所以說這些人的離開,讓本來就羸弱的鄉村雪上加霜。

四、農業種植收入的持續下滑,讓鄉村失去了吸引能力。近年來,在農村種地效益不好,種植大豆、玉米的效益都不好,今年水稻又跌價,種植業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土地“撂荒”的現象,導致很多人離開了鄉村。今天去鄉下,和老鄉聊天,今年大豆價格1.65元一斤,一公頃買了7000元,生產成本9000元,加上補貼弄個不賠不賺,白乾一年。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越來越冷清的原因很多,還有其他一些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但願國家實施的“鄉村振興計劃”能夠出實招,用實策,讓冷清的鄉村真正振興起來,共同走進全面小康社會。以上為個人觀點,難免偏頗,如有不妥請多諒解。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為什麼呢?大部分回答也都說了,大多數也都出去打工了,所以鄉村越來越冷清。在這裡我就不討論這個問題了,一會我把我拍出來的圖片拿出給大家看看吧。

基本上每次回家,家裡人都會和我說,村裡的誰誰誰去世了,當時我就特別驚訝,怎麼會呢?年紀輕輕的,五六十歲就去世了?當時心裡就是無限的感慨。

以往的紅白喜事,村裡的人都聚集的特別多,現在呢,基本上沒人回來,除了家門的,比較親的,其餘人都是讓家裡的老父親或者老母親幫忙上個賬,有的時候不趕巧,想找幾個年輕力壯的人抬棺,都找不到合適的。

怎麼說呢,現在的農村,確實很荒涼,每次回家,都覺得村裡冷冷清清的,除了幾聲狗叫,基本上看不到人影。令人唏噓啊。
過年的時候,我在村裡的小廣場打球,都沒見幾個人出來。


小幸福的萌萌雷


為什麼鄉村現在越來越冷清?再也沒有兒時那種熱鬧的感覺了?

在20多年前,農村裡到處是熱熱鬧鬧的,男人們去地裡幹活的時候,大家也會一起“組團”去,而女人們去河邊洗衣服的時候,同樣是大家一起約好時間,一起有說有笑的。而孩子們,更是常常“拉幫結派”的,一起嬉戲和打鬧。那個時候的農村裡,到處是充滿歡樂和人情味的。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總是會遇到幹活的人們,大家也都會相互打個招呼,寒暄幾句。然而現在卻變了,沒有一點人情味了,那為什麼現在農村裡卻越來越冷清了呢?

貧富差距大了!

在過去,農村裡大家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所以也不存在誰瞧不起說。因為那個時候農民都是圍繞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轉,基本上家家戶戶的情況都差不多。因此誰家有需要幫忙的了,也會主動幫忙,並且還是不計報酬的。而如今在農村裡貧富差距太大了。有錢的就看不上沒錢的,而沒錢的就會嫉妒有錢的人家,自然人情味就淡了!

人員大量減少

以前農村裡的人都不外出打工,所以農村裡十分的熱鬧。而現在農村裡只是少數的留守老人、兒童及婦女在村裡了。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有些人一家都搬到城裡去了。人員大量減少,也是農村冷清的一個主要原因。

人心也都變化了

由於很多人常年不在農村裡,因此和村裡的人關係自然就疏遠了。再加上有些人在城裡混久了,也有點看不上農村人。大家誰都看不起誰,見面也不怎麼打招呼了。人情味淡了,也就難以熱鬧起來了!

以上是農夫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大家補充!


農夫也瘋狂


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裡面越來越冷靜了呢?

農村裡面,以前我們小時候,其實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是非常熱鬧的,但是現在呢,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好像這個各種活動也越來越少了,過節的氣氛也冷清了很多。

今天我們請大家來分析一下,農村裡面為什麼越來越冷清了。

自駕遊。

現在呢,農村裡面的經濟生活條件的逐漸的上升。針對於很多人都買了車,那特別是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都會開著車去旅遊。


這樣在農村裡面的人,過年過節就會越來越少。這個其實是真事,就在我們這邊農村去年過年的時候都有很多人不回家過年的。

搬遷出去。

有的人呢,在城市裡面工作,買了房子,然後在城市裡面生活,把父母都接出去了。

所以這個時候呢,就使得我們農村裡面很多人都在不斷的減少。

文化的缺失。

我們小時候都記得,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有非常多的節目。可是現在呢,漸漸的這些節目越來越少了,那針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認為可能是逢年過節這個文化的各種流失。

所以現在很多活動都不再舉辦了,回來的人也覺得無聊了,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回來。

針對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的呢?

關注懂農帝就是關注農村的狀況,懂農帝與大家一起關注農村】


懂農帝


今年6月,回了老家一次,大白天的,一路上只遇到十幾個人,老人孩子佔大半,20歲到60歲左右的一個沒有😂整個村莊靜悄悄的,以前家家有點雞鴨鵝狗都少了一大半。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農村沒有發展起來!

如果糧食、農副產品的價格合理,不愁銷路,農民還是不願意出門找罪受。畢竟,出門賺錢雖然不少,要忍受的也很多,骨肉分離,夫妻分離,帶來多少個不眠之夜。承受多少精神壓力,是城市人不能體會的痛!不是逼不得已,誰願意背井離鄉!

如果,家門口就有工作可以做,很多人也會選擇留在農村,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在說,如果家裡有3000一個月的工資,絕對不會千里奔波到城市裡做5000一個月的活,問題是,現在的農村絕大部分地方的工資,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前幾天,認識一個網友,廣西一個小縣城工作,網吧管理員。當談到工資的時候,讓我感覺非常震驚的是隻有1800一個月!而這樣的工資在她所在的縣城居然還是屬於中等水平的,當我問起,夠不夠用的時候,她回覆我的是一個無奈的苦笑。她說,我也不想啊,沒辦法,孩子要上學,老人身體不好要照顧,家裡總要有個人看著才放心啊!試問,這樣的工資水平,怎麼可能留下還有勞動能力的農民們呢?

最後一點,非常重要,現在人,都非常注重保險,比如養老和醫療,農村的這些和城市真的沒法比,即使繳納同樣金額的保費,最後領取的養老金城市也比農村高很多很多。

醫療保險就更不用說了,新農合雖然也是80%的報銷比例,然而很多地方都有限制條件,比如上次家裡人生病,如果拿新農合報銷,第一個條件是必須金額滿1000元,第二個條件是必須有村鄉縣共三級醫療機構出具發票才給予報銷,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你想用新農合,必須先到村診所看看,再到鄉診所,最後到縣診所才行,手續無比麻煩!最坑的是,很多大病縣醫院還沒有能力去治療,最終還是要到大城市去就醫,而到大城市就醫,很多藥品新農合又沒有覆蓋,不予報銷。

而城市的醫療保險就沒有這麼麻煩。不論從醫療保險報銷流程,還是保險藥品覆蓋率都比農村好幾條街!

總得來說,現在農村靜悄悄的主要原因,還是農村的各種條件太差,根本不具有留住年輕人的能力。可以想象,二十年後,80後農村人老去的時候,農村的靜才是真正讓人心憂的地方!


清風明月柳一村


一些農村為什麼越來越冷清,除了年輕人外出打工,子女進城讀書,老人留守空巢外。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這個本人有深刻體會,上世紀60年代末我插隊的村子,當年就是閉上眼睛都能把全村8個生產小隊走一圈。可見對當年的村莊道路是非常熟悉的。可如今再到此地卻很生疏。村子越來越澎漲,幾乎不認識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地方。這種外實裡空的情景比比皆是。進到村子中心才發現空空如也,到處斷壁殘垣,房子破敗不堪,幾乎都是些廢棄的莊子。偶爾有一兩戶人家住人。若大的村子中心空無人煙。人們都在村子外圍或靠近大路的地方蓋起了新房。這種無序規劃,各自為政,亂建亂蓋攤大餅,即侵佔了良田,村子裡頭廢棄的莊基佔地又空置無用,你能說這個村子不冷清嗎?


山水1320


時代變了,人與人之間變得淡了!除了必要的活動,人們已經很少外出!都在沉迷於網絡時代,所以到了晚上,路上冷冷清清!幾十年前,那時候電視機都很少家庭有。我們都在外面玩耍,玩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等遊戲!家長追著找我們回家!現在回想起來,記憶猶新!


D都叫我老三


鄉村越來越冷清,去城裡打工了,去城裡讀書了,留下來是老人和少年兒童,鄉村當然就冷清了。近幾年也有回鄉創業的,他們把在外學習到技能帶回家鄉,為家鄉的建沒添磚加瓦,改變了鄉村破敗落後的景象。要徹底改變鄉村落後,還得靠科技進步,村村合鎮,綠色種植,特色農植物,增加附加值,全方面的提農民收入。


無所謂213478592


為什麼一些鄉村越來越冷清了呢?主要原因是年輕人外出打工,十七八歲的小年輕學業無成,又沒分到土地。多年種地的也覺得一年的支出和收入也就是持平,沒有太多的餘頭,這兩層面的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還有一部分進城陪讀,只剩下部分老人和留守兒童。再就是智能手機出現後,人們都在家鼓搗手機,所以沒有三一夥,倆一竄的遛街了,感覺冷清多了。


生命如歌63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