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上經典的蔬菜法則(精闢!透徹!)

生活中的管理學管理學上經典的蔬菜法則(精闢!透徹!)

01 土豆效應

土豆效應又稱“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蕭條時期,消費者捨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並導致對後者的需求上升,進而推高低成本產品的價格和銷售。無論經濟處於什麼狀態,人總得吃飯,有錢吃好的、貴的,缺錢可以吃差些、便宜些的食品。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用於食品消費的錢會壓縮,但食品總消費量不可能減少。土豆在食品中屬於低檔、便宜的食品,當人們收入減少後,就會去購買價格便宜的土豆,進而在整體上導致對土豆需求的旺盛,從而推進土豆價格的上漲。這裡也可以把“土豆”看作廣義的便宜低端食品的代名詞。即經濟危機時,低端便宜食品的需求上升,價格也上漲。“土豆效應”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史中得到驗證。

02 胡蘿蔔管理

胡蘿蔔管理哲學是這樣的:如果沒有樹立明確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沒有鼓勵和引導忠實履行目標的員工,就不可能真正領導和擁有員工的內心靈魂。胡蘿蔔管理已逐漸成為重要的營養元素,為企業提供動力,注入活力。若缺少了它,則會令企業淪為成一家“沒有情懷的公司”。缺乏情懷的公司具有以下三個共同特徵:單引擎——純績效驅動單引擎驅動最大問題的是容易掩蓋績效真相,對於規模、利潤、市值的狂熱追逐也在嚴重透支著員工的熱情、健康和活力,長此以往,會導致心力交瘁,看不到希望。從來不對僱員滿意度進行調查位列全球500強的中國公司,每年例行調查僱員滿意度的數量還不到十分之一。員工流失率高於行業合理區間員工被迫離開熟悉的環境另謀高就,一定有著難言之隱。跳槽多數是為了追求幸福或躲避痛苦,所以寧可承擔風險,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情懷的公司能增加員工離開的壁壘,令員工猶豫不決、患得患失。讓員工缺失“幸福感”的原因有許多,有些人認為自己加班時間過多,與家人共處的時間太少;有些人缺乏領導的關心,認為領導關心的只有業績;有些人由於領導對待他們的方式而改變了對待工作的態度;還有一些人認為工作的實際性價比不高,自己“做得多拿的少”。在工作中,看似不幸福的人十有八九。聰明的管理者一定會問:那麼,提升員工的幸福度究竟需要多花多少額外的成本呢?只要看一下員工獲得幸福感的來源,便可發現:金錢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而有些問題的解決也幾乎用不著花錢。


管理學上經典的蔬菜法則(精闢!透徹!)

03 菠菜法則

菠菜法則其實是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叫法,取材於日本企業管理中最為普通的法則,菠菜法則主要體現在六個字上,那就是"報告""聯絡""商量",實際上就是這六個字構成了菠菜法則,這是最基本的內容。由於報告、聯絡和商量的日語第一個發音與菠菜的日語發音完全相同,所以,我們中國人把它戲稱為“菠菜”法則。它的正式名稱叫做日本企業管理基本法則。報告,就是企業的任何成員都要將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向上司彙報,與同事分享;聯絡,就是將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及時與上司或同事聯繫、通氣;商量,就是將工作情況包括遇到的問題與上司和同事交換意見、商討對策。單從構成“菠菜”法則的三個詞彙來看,它不僅不是日本企業的專利,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每天都能接觸到,並在進行著的基本內容。而且,這6個字,誰都明白,誰都能做。但是,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並確實做得合符規範,它就像軍人從參軍第一天就開始學習“立正、稍息”這兩個動作一樣,不僅極難,而且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04 蘑菇管理定律

“蘑菇管理定律”指的是組織或個人對待新進者的一種管理心態。因初學者常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部門的重視,只做一些打雜跑腿的工作,有時還會被澆上一頭大糞,受到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組織或直屬領導任其自生自滅;初學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這種情況與蘑菇的生長情景極為相似。一般在管理機構比較正式的大企業和公司裡,這種情況比較多。管理者要提早認識到這種現象並加以預防利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蘑菇的生長特性是需要養料和水分,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一般需在陰暗角落裡培育,過分的曝光會導致過早夭折。古時,蘑菇的養料一般為人、獸的排洩物,雖不潔但為必需品。從兩者的關係來看,地點、養料兩方面的條件給予了蘑菇的生存空間,但須為自生自滅,新進學者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