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作为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胡金铨却始终是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他的文人气质让他的武侠世界脱离了血腥暴力的打打杀杀,他的电影亦不能以票房为最终追求的目标。也许,正是这份格格不入,让他只在香港做了短暂的停留。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1950年,19岁的胡金铨只身赴港,以画广告招贴谋生。一年后,机缘巧合进入长城电影公司美工科,在万籁鸣兄弟领导下从事道具、绘图与设计美工等工作。

人在异乡,胡金铨依然保留着“京油子”的好口才,鬼怪志异、道听途说的好故事,常把同行的香港电影人听得目瞪口呆。由此而来的好人缘,在不久后让他有了在严俊电影《笑声泪影》(1958)中演出的机会。演员时期的胡金铨跟从费穆、朱石麟、李萍倩、陶秦、严俊等多位大导演学习,同时恶补电影理论,为后来全面转向导演行业奠定了基础。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1956年,胡金铨经李翰祥引荐进入“邵氏”成为签约演员,由于两人都来自北京,性情相投,遂结为异姓兄弟。胡金铨受李提携,编了戏曲片《玉堂春》(1964)并担任执行导演。

1965年,胡金铨导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大地儿女》(1965),在台湾地区票房颇丰,第二年即拍摄了成名作《大醉侠》(1966),片中具有日本武士片风格的配乐、摄影、动作风格、演员表演,令人耳目一新,开启了新武侠的风潮,但这样一部票房突出的佳作,当年却未受邵逸夫赏识,他埋怨胡金铨电影的拍摄周期过长,无法控制成本。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胡金铨离开“邵氏”,只身赴台湾“国联”公司拍摄《龙门客栈》(1967),这一次,他的武侠狂潮在整个东南亚掀起。1969年,胡金铨开始了《侠女》(1971)三年的漫长拍摄,后期电影中的禅意初现,却在影评与商业上同时遭遇尴尬。一方面,胡金铨举债自费将其送往第2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奖,让影评界颇有微词。另一方面,该片曲高和寡,前两部作品的票房大势至此有所衰落。但在70年代,胡金铨作品风格日趋转向禅意和佛理,在韩国拍摄的《空山灵雨》(1979)及《山中传奇》(1979)如水墨画般的意境迄今无人能及,但均遭遇票房重创。

80年代,胡金铨在台湾拍摄《终身大事》(1981)、《天下第一》(1983)、《大轮回》(1984),但这样的通俗时装喜剧当时遭受市场冷遇。1989年,胡金铨应徐克之邀复出筹拍《笑傲江湖》(1990),后因病退出。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1991年,拍摄《画皮之阴阳法王》(1993)之后,胡金铨开始了《华工血泪史》的筹备工作,原定在1997年夏天开机,不料他本人年初的手术失败,绝命文中感叹自己的寿命太短:“至少也要等我把《华工血泪史》拍完。”此片成为胡金铨导演一生的遗憾。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世界公认的武侠电影大师、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胡金铨

胡金铨的电影意境高远,早期作品以武侠片居多,杂糅京剧、日本武士片、美国西部电影的风格,后期作品趋于阐释佛理,是国内外公认的华语电影大师。他曾开辟了新武侠风潮,正是因为有了《大醉侠》的引领,才有了“百万导演”张彻叱咤影坛十余年的“阳刚武侠”。他一生未育,却栽培了郑佩佩、徐枫、石隽、苗天、白鹰等一众新演员。他在台湾拍摄的一系列影片,填补了当地武侠电影的空白,与白景瑞、李翰祥等导演的合作,推进了台湾电影的发展。同时,他还是首位在国际影坛上享有盛誉的华语导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