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選擇,往往只有一次。
畢業之後,有朋友去了上海。他曾信誓旦旦地承諾,五年之後一定回西安,現在的離開是為了長久的歸來。
為了讓這件事更有正確性,他把自己的qq簽名都改了,我記得大概意思是“等我五年”。
五年後,不出所料。
他留在了上海。
人心海底針。其實不到還不到五年的時候,我問過他一次,還回不回西安發展。
他說,西安跟上海比,還是有點……土。言外之意就是,他變心了。
選擇上海是對的,畢業那年,放眼全中國,北京上海深圳是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壓力大收入高。
我們的同學裡,膽子小的都留在了小地方,再也出不去;膽子大的去了大城市,再也離不開。
人生的選擇,往往只有一次。
得到了就得到了,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
在城市的選擇上,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很難去定義對與錯。
留在哪,哪裡就是主場。
~~
1)你的主場
留在哪,哪裡就是主場。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很多人的主場都在那個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大城市是短暫的落腳點。
買房是一定要回老家的。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錯過了大把的機會。往事不堪回首。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觀念逐步更新。
留在哪,就在哪裡買房。
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大概率上會選擇自己生活的那個城市。如果那個城市買不起,那麼作為退路,往往會選擇家鄉的省城。
比如說,一個湖南人,在北京工作。那麼他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要麼是在北京(環京),要麼是在長沙。你如果讓他去青島濟南買房,他想都不會想,直接拒絕。
生活的城市與家鄉省城,往往就是一個人的主場和第二主場。
原因非常簡單,方便熟悉。
用經濟學的話來解釋,就是交易費用低。
在家鄉省城買房就是一種退路,如果一線混不下去,大概率是要回到家鄉省城去發展。
如果家鄉的房子漲幅可觀,一線城市工作晉升也不錯,那往往是把省城的房子賣掉,置換到一線。
未來的房產投資,很大概率上也是圍繞這兩個地方。
主場,永遠是第一選擇。
當然,以上我們討論的都是第一主場在一線城市的情況。
還有很多人,本身生活在小城市,比如說,濰坊、滄州、鹽城、寧波、福州等等。他們的主場,就在本地。
主場,永遠是最好的戰場。
對於外地人來說,可能那些城市實在不值一提,但本地人瞭解本地,對於本地房產的研究會更深入,策略也各不相同。
在某種維度下,主場是最好的選擇。
當主場實在無潛力可挖之後,或者本地實在是看不到投資價值的時候,你就需要走出去,“背井離鄉”,開拓新戰場。
2)新的戰場
對於很多準備進入或者早已身處房產投資領域的人來說,首要面臨的就是城市的侷限。
比如說,四線小城的工廠小老闆,手裡拿著500萬。如果繼續投資建廠,那大概率上就是往黑洞裡扔錢,如果在本地投資房產,小城的房價10年不漲。
再比如,一線的朋友在本地用盡了房票,手裡還有少量資金想要投資。
各種各樣的侷限會促使人不得不去尋找新的戰場。
一個人離開主場,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茫然四顧,往往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即使是他認為自己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但下飛機的那一刻,這個城市的陌生感會讓他覺得不舒服。
想到幾十萬上百萬的資金就要扔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內心惶惶。
下面問題來了,這種障礙如何破解?
答案非常簡單:找到一個人。
這個人必須足夠使你信任。
最好能成為你的朋友。
試想,當你下飛機時,朋友正在機場外等你。下飛機後,你們可以直奔目的地,來到這裡,就像自己家一樣。
這種感覺跟那種陌生感相比,天上地下。
客場變主場,被動變主動。
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是最優質的資源。
當你在新的戰場找到了“親信”,那這個城市對你來說,就成了新的主場。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3)城市的選擇
中國這麼大,到底選哪裡?
錨定新的戰場,是很重要的事情,選擇大於努力。如果你在城市選擇上犯下錯誤,則全盤皆輸。
真正的城市選擇,其實並不難,熱點城市都是選擇對象。一個人很難有精力買遍全國。
正常情況下,集中在三四個城市裡就足夠了。
選擇的城市太多,效果並不一定好。
下面我們對城市的選擇進行一下簡單的梳理。
“京滬永遠漲”。
很多人會在一線與二線之間猶豫,想知道哪裡價值更高。
毫無疑問,一定是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易出難進。未來一線城市的門檻只會越來越高,將來你可能面臨的並不是資金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資格。
所以如果你在一線沒有房產,而現在有機會的話,那肯定是要先在一線城市建倉。
“大城市溢出效應”。
一線周邊往往比較安全,受到大城市的恩賜,可以完全不用考慮購買力的問題。從過去這些年的表現看,一線周邊與一線的房價會有一個合理的價差。
比如說,通州的房子漲到了6萬單價,而燕郊的房價還停留在2萬,那麼燕郊一定是儲存了大量的購買力。
“強二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之後,自然會有大量的人去往二線,這跟過去的留學生從國外回國道理一樣。這並不難理解。
過去的留學生回國,選擇京滬的居多,篩選成本低。但是國內的二線城市有很多,怎麼選擇呢?
首先是看城市對於人口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又體現在產業結構。比如說,以老國企重工業為主的城市,吸引力就偏弱,而以互聯網產業主導的城市,吸引力就很強。(產業的分析,我們單獨寫一篇來討論,本篇帶過)
其次是看城市的容積率。高容積率的城市,房價很難漲起來。
“特色城市”
有些城市產業結構非常差,收入水平一般。但優勢在於,吸引有錢人。
比如我們熟知的廈門、三亞。
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人群可以細分為很多類。只要一個城市對於一類人有很強吸引力,而且購買力充足的話,那這個城市的房價就能漲上去。
如果從城市的選擇來排位的話,這樣的城市最好往後排。
~~
4)結語
選擇大於努力。
很多年前,兩個年輕人一個去了北京,一個回了縣城。很大概率上,等兩人再相見,世界觀天差地別。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成功。
選對了城市,乘風破浪。
選錯了,淪為倒影。
過去的很多年裡,人們閉著眼買房,幾年後往往唏噓感概,為當年的謹慎小心後悔不已。
隨著時代的上升期變得越來越短,也就意味著房產投資的選擇要更加謹慎。閉眼買房的時代恐怕再也回頭。
在整個選房系列中,城市的選擇只是開始。
2017年11月25日
閱讀更多 通貨朋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