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二十一期)

健康生活伴隨我們一生,掌握健康生活的技能與技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歡迎您繼續關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二十一期)。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十一期)

基本技能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十一期)

61. 尋求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尋求健康諮詢服務時撥打12320。

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求助。電話接通後,要準確報告病人所在的詳細地址、主要病情,以便救護人員作好救治準備;同時,報告呼救者的姓名及電話號碼。必要時,呼救者可通過電話接受醫生指導,為病人進行緊急救治。通話結束後,應保持電話暢通,方便救護人員與呼救者聯繫;在保證有人看護病人的情況下,最好安排人員在住宅門口、交叉路口、顯著地標處等候,引導救護車的出入,爭取搶救時間。

若是出現成批傷員或中毒病人,必須報告事故緣由、罹患人員的大致數目,以便120調集救護車輛、報告政府部門及通知各醫院救援人員集中到出事地點。

12320是政府設置的衛生熱線,是衛生系統與社會、公眾溝通的一條通道,是社會公眾舉報投訴公共衛生相關問題的一個平臺,是向公眾傳播衛生政策信息和健康防病知識的一個窗口。在生活中遇到相關問題,公眾可通過12320進行諮詢或投訴。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十一期)

62. 發生創傷出血量較多時,應立即止血、包紮;對懷疑骨折的傷員不要輕易搬動。

受傷出血時,應立即止血,以免出血過多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小的傷口只需簡單包紮即可止血;出血較多時,如果傷口沒有異物,應立即採取直接壓迫止血法止血。如果傷口有異物,異物較小時,要先將異物取出;異物較大、較深時,不要將異物拔出,在止血同時固定異物。處理出血的傷口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儘量避免直接接觸血液。

對懷疑骨折的傷員進行現場急救時,在搬移前應當先固定骨折部位,以免刺傷血管、神經,但不要在現場進行復位。如果傷勢嚴重,應在現場急救的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積極參加急救培訓,掌握創傷止血技能。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十一期)

63. 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會進行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CPR)可以在第一時間恢復傷病員呼吸、心跳,挽救傷病員生命,主要用於搶救心肌梗死等危重急症以及觸電、急性中毒、嚴重創傷等意外事件造成的呼吸心跳驟停傷病員。心肺復甦有三個步驟,依次是胸外心臟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即救護者將一隻手掌根放在傷病員胸骨正中兩乳頭連線水平,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兩臂伸直,以髖關節為支點,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按壓。按壓深度至少5釐米,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鐘,連續按壓30次;用仰頭舉頦法打開氣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嬰兒口對口鼻),吹氣時間1秒鐘,連續吹2口氣。30次胸外按壓,2次人工呼吸,為一個循環,連續做五個循環,然後判斷傷病員有無呼吸。如果無呼吸,繼續做五個循環,直至復甦成功或救護車到來。積極參加現場急救技能培訓,掌握心肺復甦技術。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十一期)

源自甘肅健康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