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用”就是量才授任。用人如用器,用其長,而不強其短。反過來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以僵化的標準衡量人才。俗話說,馬跑千里,不宜犁田;舟可渡河,卻不能用於陸地代步。人才放錯了位置,有可能成為垃圾。

——摘自習近平著作《擺脫貧困·從政雜談》

【出 處】

出自(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

原文: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釋 義】

尺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事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者也有不能明白的問題。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長處和短處。

【啟 悟】

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人才資源是黨執政興國的根本性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我國人才事業和人才工作作出過很多重要指示,他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 “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新使命,我們更應牢固樹立人才集聚的新理念,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就要不唯地域、不唯學歷、不唯資歷,就要用其所學、用其所長、用其所專,真正使引進的人才與崗位相匹配,與工作相適宜,真正讓具有不同特長的人才充分發揮優勢和長處,激勵他們努力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