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智慧——爭與不爭(原創)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爭,如何爭?不爭,意欲何為?爭與不爭,實在是個大問題。

老子的智慧基於當下我們這些普通人,到底有什麼啟示意義呢?

人生大智慧——爭與不爭(原創)

沒有爭過,永遠不知道“爭”的意義,也永遠不會明白“不爭”的價值。

老子自己不“爭”,但在他的人生歲月裡,曾見過無數假借仁義道德進行的紛爭、掠奪、與殺戮。面對道德的淪喪、生靈的塗炭,他深感痛心,故而提出“不爭”。但他的“不爭”絕不是無所作為,而恰恰是為了更好的“爭”。為他心中的理想世界——世風純樸、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小國寡民而爭。智慧就是他用於“爭”的利器,以至於千百年來一直影響著無數的後人。

當我們明白自我存在的價值、找到自我的人生目標時。我們決絕、勇敢地爭取。即便最終沒能實現心中的期待,但對人生至少有了些許的交待。世界是公平的,給了每個人爭取自己命運的權利。不爭取,其實是放棄了自己作為人的一項權利。於己,降低了生命的質量、心靈的廣度;於社會,則少了作為人應有的一點價值。

人生大智慧——爭與不爭(原創)

不爭

世界太精彩。面對紛繁複雜的誘惑,人往往會有無數的虛妄、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爭,最終一事無成,虛度此生。“不爭”,就是告訴我們不要為外界的誘惑與自身的虛妄所迷惑。放棄不必要的貪戀、紛爭、糾纏。不為誘惑、虛妄浪費時間、精力、能量。把最好的人生狀態留給心中的夢想,堅守初心方得始終。此時,沒人能和我們“爭”,正所謂“不爭之爭”。

向死而生,當爭則爭!

人生大智慧——爭與不爭(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