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角度,《詩經》中的那些夫妻關係問題!

夫婦,作為一個順應自然演化的結果而成為古代社會關係中的重要根基。自古以來婚配問題都備受關注,而帝后的關係則更是封建制度下極受關注的一類夫妻關係。

從近來比較風靡的“帝后CP”可以看出,乾隆與富察皇后的夫妻關係是極為融洽和諧的,這在史書中也有所記載。以當時的宗法制度來看,帝后婚姻不僅是一個婚配問題,更是家族結合的一個體現,因此從帝后到平民百姓的婚配都成為家族間的大事。作為家族事就註定婚配是不能僅由男女雙方擅自決定的,必須要有父母的認可和同意、不能違背父母,同時要有合適的媒人在其中溝通。

今人角度,《詩經》中的那些夫妻關係問題!

在《鄘風·柏舟》就講述了一位少女自己尋覓到了心愛的郎君,但是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在宗法制度下不受父母認可的感情是無法順利婚配的,因此少女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以死明志。詩的結尾並沒有講述故事的結局,因而我們也無法猜測出少女最後的結局,但是可見宗法制度對人的禁錮。

《詩經》中對也有很多展現婚禮場面和新婚燕爾的詩,但是這裡就有和後來有些不同的地方了,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那些十分熱鬧的大婚過程,無論是準備過程還是筵席上都有著喜氣洋洋的喧鬧,但是實質上《詩經》中描繪的大婚場面十分莊重。也就是說雖然整個過程是高興的,但是卻不存在嬉笑打鬧。這也和我們剛才講到的家族結合有一定關係,作為家族間的大事,是絕不可輕佻的。

今人角度,《詩經》中的那些夫妻關係問題!

一直在追這部劇的朋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帝后之間的伉儷情深,兩人在日常的生活中琴瑟和鳴,在皇后過世后皇帝也為其寫下了諸多寄託情思的詩。在宗法制度下,一旦結為夫婦,除了形成一種社會關係,也是彼此間的聯繫和牽絆。因此《詩經》也描述了除了夫婦間和諧的如膠似漆的生活之外,還描述了在一方過世之後另一方的無盡哀思和繾綣思念。而皇帝寫的許多懷念的時都飽含了自己的思念,後人評價這首詩字字深情,感人至深。在詩經中被稱為史上第一首哀悼的詩,其中藏著無盡悲傷,這種從物出發的寫作風格,讓後世也出現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思念和哀悼詩,它們大多都是沿習了這一風格。

今人角度,《詩經》中的那些夫妻關係問題!

作為夫妻,有的伉儷情深有的也存在著交惡的情況,例如在富察皇后過世後立的這位皇后,就與皇帝出現了交惡的現象。在犯了剪頭髮的大忌之後,徹底的與皇帝分道揚鑣,自己的日子在之後也並不好過,甚至可以說是十分悽慘。

在《詩經》中描述這些夫妻交惡的詩也不在少數,被稱為怨婦詩的鼻祖。在劇中從婚配到日常生活和交惡三個方面均有涉及,從《詩經》角度來看劇中描述的夫婦婚配可以看出古人對婚姻關係在社會關係中影響問題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