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不要有分別

隨緣≠不要有分別

隨緣,用現在的話說,人遇到的,不管是逆境、順境,都要安心接受;隨後,逆境,則用正面的心態去面對,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走出逆境;順境,則用感恩的心態去享受、幸福。因此,隨緣是有分別的,要求我們在不同的因緣當中選擇一種恰當的方式去努力。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聽別人說起隨緣,那應當怎樣去隨緣呢?而隨緣又為啥不等同於不要有分別呢?

隨緣≠不要有分別

哈哈,星爺都甘話嘍

首先, 隨緣是要建立在:明是非,知好歹,定先後的基礎上。打比方說 ,錢是好?還是壞?這裡先不引申,簡單的先定義它是好,還是壞。 首先沒錢無法生存。那麼按照大眾的教法,流行的說法:“不要有分別”怎麼修呢?①買房:大房,小房 都是房。不要有分別啦。 ②買菜:吃不起肉,我們就吃菜。吃不起菜,就撿別人的爛菜葉。不要有分別啦。這樣的“不要有分別”就是大家經常說的 “怎麼都好” 這樣做並不是不行,但是缺乏進取。 忘記了,初心是嚮往美好,追求美好的。會進入一個誤區:人,生來就是要受苦的,過得去就行。正確的價值取向應該是:人,生來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的。受苦是為了沉澱,是為了能夠磨鍊心智,為了瞭解貧苦百姓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出有利於國家人民的事。

隨緣≠不要有分別

其次,隨緣是有選擇的,不是被迫的。舉個例子:錢,是好東西,但你得懂得怎麼去花,怎麼把錢用在成長、幫助、和圓滿上。如果,沒有分別,隨遇而安的話。老闆這個月個你發10000元,下個月5000元,再下個月2000元,你也要沒有分別,那還真是有點腐愚。我們應該努力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我可以選擇有錢,但過窮生活,過節儉的生活,把錢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這樣比起沒有分別、隨遇而安、得過且過,明顯要好得多。當然那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各有志。

隨緣≠不要有分別

最後,隨緣提倡我們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你比如說,在感情方面,你有一心儀的對象想要追求,你在追求對方的同時,能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也經常自我反思總結,敢於主動出擊也能把握好度。最終,若能與你心儀的對象走在一起,自然是好,但如果沒能在一起,你也能

坦然面對,這就是真正的隨緣。反之,你沒有嘗試就放棄了,則不是隨緣,而是隨便了

隨緣≠不要有分別

總而言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人生活在舒適圈裡很久了,往往容易認為自己沒有分別、得過且過就是隨緣,受這條鎖鏈束縛身心,不敢勇敢面對現實。我們若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才會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隨緣≠不要有分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