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會計專業,最後卻沒有做會計?

身邊就有很多朋友,上大學都報了會計專業,可是到了大學畢業以後,卻很少有繼續做會計的,原因在哪?今天我們來一起分析下學了會計專業,最後卻沒有做會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學了會計專業,最後卻沒有做會計?

一、盲目更風考證

很多學了會計專業,考了會計證的考生,雖然手裡有會計證,但是對會計的知識也是稀裡糊塗的,考證的時候,並沒有想過要用這個證來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什麼,而是其他同學都在考證,自己也就跟風一起考了,畢竟學的是會計專業,自己畢業連個證沒有,面子上也過不去啊。學了會計專業,考了會計證,但是自己對會計行業完全沒有好感,畢業後,做了與會計毫不相干的其他行業。

二、聽從父母意見,並不瞭解會計

很多會計專業的大學生,在報考的時候,所學的專業都是父母給選擇的,父母之所以給選擇會計專業,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從事著會計的工作,對會計工作有經驗,瞭解的多,希望以後孩子也從事這方面,另一方面原因覺得會計工作輕鬆,是“鐵飯碗”,很多人聽從了父母意見,學了會計專業,但是自己並不喜歡會計行業,畢業後也並沒有從事會計行業。

三、薪資待遇不理想,早早放棄

其實會計的工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說會計行業工資不高,外行人甚至會產生懷疑,以為我們會計人說了假話,其實會計行業有高薪,像財務經理、公司的首席財務官、事務所合夥人……,但普通的會計的工資確實很少,薪資高的會計,都是一些熬年頭的老會計,作為新入行的會計,如果是男生,一邊需要養家餬口,一邊還要面臨職業的壓力,有時候真的是不得已才放棄會計行業的。

四、缺乏實際經驗

會計的實際工作,並沒有外人看到的那麼輕鬆與光鮮,而且會計工作需要的是實際工作經驗,考取到會計資格證書,有一定的學歷。有很多人,他們懷著無比的熱情進入到了會計行業,但是自己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難,遇到困難後,不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對做會計這一行失去信心,一而再,再而三的,就放棄從事會計這一行的信念,隨之也就轉行到其他行業了。

學了會計專業,最後卻沒有做會計?

可能大部分人看完都會有感觸,覺得做了會計其實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身邊大部分人當初聽從父母的建議,覺得會計好找工作,但是實際上,並不太瞭解會計的人佔了多數,我非常理解大家盲目跟從考證大軍考下證書以後獲得薪資並不高心灰意冷想放棄,其實,我們要知道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有所發展,職業規劃不能少,自己的能力也一樣要提高,這樣才有上升的空間,自己的能力不斷的提高才會獲得更高的薪水,才會有動力一直為會計工作努力下去。加油吧!會計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