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人員定位物聯網系統

新興信息化技術日益走進我們的生活,我國監獄管理也隨著各種新技術應用邁步走進了信息化管理時代。監獄內犯人的資料基本上實現電子化的管理,加上互聯網普及,監獄管理水平已經有顯著的提高。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看到,我國監獄管理水平跟國際先進水還有相當的差距。我們要抓住當前良好時代契機,進一步的深化管理體制的改革,從日常監管每一個環節來著手,與時俱進地結合當今的主流信息技術、傳感技術等先進管理的手段,不斷的提升我國監獄管理工作的水平,縮小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管理的新路。現如今部分監獄已率先採用以人員定位為基礎一系列的物聯網先進技術,對整個監獄實現了無縫覆蓋,使管理先進手段延伸到監區日常監管每一個角落。

監獄人員定位物聯網系統

過去監獄的內部主要使用的是門禁系統,監獄周邊使用是電網設防,並派專人看守等方式來實現對犯人分區的管理。這些傳統管理方式佔用監獄大量人力,同時也耗用監獄管理人員大量精力。而且這些方式對於犯人活動較為固定監舍、食堂等區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對於開放性較強生產區域跟犯人流動性較大的活動區域則顯得力不從心,只有依靠投入大量的監管人員實現現場的管理。

大量物聯網新技術出現後,以射頻技術為主人員定位技術開始進入監獄管理層視野。但是很快,大家會發現,射頻設備在安裝部署時候需要在監控區域大量的佈線,而且由於射頻信號傳輸的距離有限,要使射頻設備採集到人員身份信息傳送到控制中心的服務器,又必須增加中繼的設備。這又進一步的擴大了綜合佈線範圍。這樣部署下來的系統,施工的週期長,佈線對監獄建築牆體的破壞大。整個施工過程對監獄日常管理帶來巨大的壓力跟挑戰。怎樣才能找到一種適合監獄需求解決方案,成為業內專業人事努力攻克的方向。

監獄人員定位物聯網系統

針對運行中監獄管理的嚴格、施工週期短、不宜大規模的實施綜合佈線等特點,結合監獄中分區管理跟監控人員需求,現階段以主流微功耗Zigbee無線定位識別技術為基礎,使用專業的設計研發的軟、硬件產品的,以靈活無線組網方式為主的監獄人員定位綜合管理系統日益成為大多數監獄管理部門優先的選擇。

這種系統以無線方式對整個監獄實施無縫的覆蓋,定位信息也以無線方式傳遞到了定位器網關,在由網關就近接入監獄原有有線網絡,把採集到的信息進一步傳輸到後臺的服務器。

監獄人員定位物聯網系統

部署跟使用監獄人員定位綜合管理系統可以使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監獄內各個受控區域在押人員的數目詳細的信息,顯示指定在押人員的行動路線,能夠及時預測各在押人員的動向的趨勢,有效的防止在押人員出逃,減少罪犯群體鬧事幾率,秘密監控高危的在押人員,追查以及跟進暴力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保障了管理人員跟在押人員的人身安全。

另外,系統還可以實現自動計算指定區域內犯人以及周邊執勤幹警人數的比例,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迅速確定事發區域位置及周邊可以調度的執勤幹警人數以及各自所在位置,為監獄管理人員調度警力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大大的降低監獄管理人員工作的強度。

監獄人員定位物聯網系統

監獄人員定位管理系統還能與人臉識別系統、視頻採集系統等來結合使用,為監獄對罪犯各項管理工作展開提供了便捷、高效現代化手段。 監獄人員定位管理的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功能模塊:人員定位監控的管理、電子地圖平臺、違規報警管理、生產作業區域人員的定位管理、報警區域設定跟自動報警管理、人員資料管理、數據維護、無線數傳、數據通信綜合的接口、用戶權限的管理等。

監獄人員定位管理系統是由四部分組成的:終端智能身份的電子標籤、定位讀寫系統(定位器、人員定位算法)、無線數傳系統、後臺管理的平臺。

監獄人員定位物聯網系統

終端智能身份電子標籤主要是採用監控型防拆腕帶,它能夠向定位系統提供準確的受控人員信息,當其被暴力破壞的時候,會向後臺系統發送相關的信息,並且由後臺系統即時向監獄管理人員發出警告的信息;定位讀寫系統採集受控人員的狀態,通過無線數傳系統傳給監控指揮的中心;監控指揮中心能夠存儲並高速處理定位讀寫系統傳來的數據。

如果將人員定位系統跟電子地圖系統結合以後,監控中心就可以提供豐富圖形操作界面和實時地圖顯示。指揮調度人員能通過電子地圖直接選中並且設置監控報警區域,配置人員行進軌跡定位的策略,通過各種圖形化界面設置各項報警的閥值。指揮調度人員下達調度指令後可從實時顯示的地圖信息上看到指令的執行情況並且及時修正調度指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