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我的小老哥,王五,前幾年也是成都火鍋界拔尖的人才。

那時候賣火鍋不需要太多么蛾子套路,只要鋪子地段好,掌握核心技術,花幾個月用口味累積口碑,每天晚上都有人排隊。王五原本不是有野心的男人,小富即安,只要把蒙迪歐換成寶馬X6,從兩室一廳搬進大平層,再找個90後老婆,這輩子就知足了。

唯一沒打清楚的算盤是——野心和誘惑總成正比。生意越紅火,抱起錢來找他的人就越多:“五哥,我們一起弄這個事情,一年光加盟費都是幾百萬。這是躺到床上都在來錢的生意。日媽光供油料,都夠得我兩兄弟吃!“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錢不賺,天誅地滅。

好,說幹就幹。團隊不穩定、標準化跟不上、加盟體系不成熟,這些都是問題,但擺在手邊邊的錢,還是要收。撒子叫箭在弦上,這就是箭在弦上。唯一不同的是,王五自己就是個靶子。

一兩家店的時候,稱王稱霸,加盟店一鋪,口碑和人氣斷崖式下滑。加盟店一家家開,又一家家關,快錢還沒賺夠,就把品牌做爛了。確定自己過氣那天,王五反手甩了自己兩巴掌:步子邁太大,扯著蛋了。

大起大落的王五,總結出一句話:餐飲門檻低,但一腳ka進去,水深五米。也就是說,如果你身高一米六五,能淹死三次。

\\

不好意思了各位。

王五是我虛構的人物,但成都起碼有過幾十上百個王五,他們都曾以為自己能在市場上興風作浪,最後發現不過是小石子扔進大江。

這兩年整體經濟下滑,房產比啤酒泡沫還多,投資渠道越來越窄,人心越來越浮躁。P2P暴雷之後,火鍋搖身一變金融理財產品,生意人抱到牛油鍋底就開始算年化率。其實快速走紅、快速擴張的路數本來沒什麼問題,問題是如果基礎沒打牢,中後期會出現相對較高的風險。

對於火爆的成都火鍋市場,我只能說一句: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要說毒姐認識的,最“穩得起“的餐飲人,大龍燚的柳鷙算一個。

2013年,大龍燚以“辣”為突破點,把號稱“菊花開”的重口味火鍋引入成都。並且在其他餐飲還沒有“覺醒”的時候,率先用新媒體做營銷。很快,第一家店就“爆”了,掀起一股風潮。但後來的日子,大龍燚卻發展得很“慢”,慢到旁人有點看不懂柳鷙的耍法:

14年大龍燚放了十幾家加盟店以後,發現自己並沒有完成標準化,對加盟商的管控也不嚴,當機立斷停了8個月,踏踏實實把加盟商服務、標準化流程、巡檢制度等梳理清楚,15年下半年才繼續放加盟。

現在要加盟大龍燚,有很多條件“框起”,除了需要優質的股東構成、選址,還要遞交三個月的營銷方案和周邊商圈的市場調查,總公司才會派人過去評估。對加盟店的內控管理,同樣非常嚴格,每年2次巡查、2次全球加盟商大會,強調食品安全等問題。甚至為了杜絕老油,品牌從源頭堵漏,把油料分裝變成油料混裝。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大 龍 燚 北 京 三 裡 屯 店

以大龍燚的品牌影響力,五年只有220家店,實在少得可憐。為什麼這麼謹慎?柳鷙算過一筆賬,一個店5-8個投資人,如果走量,一年做垮100家,就有500到800個投資人的錢打水漂。他要對別人的資金和自己的品牌負責,絕對不希望這個品牌快速做爛。

大龍燚不是柳鷙的“金融產品”,他很愛惜羽毛。

\\

在我以為大龍燚只想穩打穩算地坐好頭把交椅的時候,又突然發現,事情好像沒那麼簡單。這兩年大龍燚在保持原有業務的基礎上,還做了兩件事:

一,2016年8月28日,大龍燚更新了品牌LOGO和新的Slogan,去解決品牌VI識別度不清晰的問題。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二,2017年大龍燚定下“走出去”的品牌發展戰略,希望能向全球華人推介四川味道,“讓世界愛上成都味”。除了已經開業的奧克蘭、新加坡加盟店,墨爾本店9月開業,紐約、多倫多店正在裝修,溫哥華、舊金山、洛杉磯、悉尼店也都在籌備之中。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大 龍 燚 奧 克 蘭 店

大 龍 燚 奧 克 蘭 店

除此之外,“走出去”也代表了走出“火鍋”這個單一的品類。2018年初,大龍燚開始和合作夥伴一起孵化新餐飲品牌,例如集漁泰式火鍋、獨門驛烤肉,和上了《舌尖3》的牛華八婆。同時,在如在蜀問世之後,大龍燚繼續用說茶要茶和包煮婆兩個子品牌,在市場上探索餐飲新零售。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正是因為大龍燚在創業前三年,花了大量時間,解決好了標準化、供應鏈、物流、倉儲、品控等問題,才敢在今年孵化、嫁接其他品牌進來。

例如牛華八婆,他們有產品,想做加盟,但又沒有成熟的加盟體系,如果全靠自己摸索,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大龍燚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對於牛華八婆來說,相當於走捷徑;對於大龍燚來說,也可以直接略過0到1的過程,直接做1到100,這是他們的強項。

從這小半年運營狀況來看,合作很愉快,雙方“聯姻”以後,發展得更快了。

\\

過了五年,大家才把大龍燚看懂。

用火鍋生意起家的它,已經不是“火鍋館”了,柳鷙有比大多數餐飲人更強的品牌意識和品牌野心。他就像武俠小說裡面的男主角,一開始就選擇低調地苦練內功,直到積水石穿,厚積薄發。

這壓根兒不是餐飲的常規耍法,更像一個互聯網大廠,有了核心產品供血以後,手越伸越長,發展面越來越廣。

推動柳鷙走上這條路的是危機感。他告訴我,火鍋店之間,除了品牌的區別,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大龍燚的鴨腸、毛肚和別家,能有多大區別?只要願意,真材實料都能找到。火鍋的鍋底、原材料,不是高科技,也不是商業機密。但品牌和團隊的力量,卻難以複製。

五年前,對於競爭對手來說,只需要和大龍燚比味道、比客流量、比營業額、比市場基數。現在,把大龍燚視為競爭對手的火鍋品牌,又該用什麼標準去比?

火鍋很美好,商業很殘酷。

\\

今天是大龍燚五歲生日,據說玉林第一家店開業的時間是2013年5月,但柳鷙把紀念日定在了8月28日——大龍燚管理公司成立的日子。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這五年,大龍燚的高管團隊很穩定,生產總監、採購部長、財務總監......初創團隊一個沒走。大龍燚的營銷團隊,也是“自產自銷”,並不依賴廣告公司和諮詢機構。還有商學院不斷供血,為內部和加盟商做專業培訓。

今年,大龍燚還搞起了“管理培訓生”,第一批大專生服務員,8月就會下達各個門店,作為儲備幹部,從領班做到店長。如果這條路能走通,大龍燚又解決了人才儲備的問題。

柳鷙說:“五年,我才把團隊搭成雛形,讓品牌走上相對正規的道路。每個坑,終於有了靠譜的蘿蔔栽下去。“

\\

大龍燚的五年講完了。可能有人會說,毒姐,你怕是沒講全哦,當年風風火火的“暴雨營銷”,和前段時間奧克蘭店開業,大龍燚登臨紐約時代廣場,霸屏納斯達克的巨幅廣告,咋個都沒講?

江湖很陡,穩到起走

這些在當時看來,相較其他餐飲品牌,更有力、更超前的營銷手段,或許能定義為“大事件”,但已經算不上大龍燚品牌發展的里程碑了。

大龍燚會發展得多大,能走多遠?

這是大龍燚的第六年,也是第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