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能力圈,小而美投資機構揭密獨角獸養成記

坚守能力圈,小而美投资机构揭密独角兽养成记

【無所不能 文 | 舟亦洲】2012年,迪森能源在A股上市;2013年國際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高價收購了沁園淨水;2015年,新能源汽車初創企業時空汽車邁入獨角獸行列……

這些企業都是青域基金第一輪投資甚至是共同發起設立的項目。業內人士印象中“小而美”的青域基金,是如何獲得這些成績的?這家基金深耕生態環境領域投資,並搭建投資生態平臺,他們的投資方法有何特殊之處?

帶著問題,無所不能(ID:caixinenergy)近期專訪了青域基金創始人徐政軍。徐政軍認為,青域堅守能力圈、堅持走正道,100%專注研究投資生態環境領域,讓青域成為一家深耕行業的研究型風險投資機構,自然也就收穫了行業發展的紅利。

市場機會,是差異化帶來的

Q:您為什麼選擇做一家以生態環境投資為主的機構?

A:我選擇生態環境投資的領域,跟認知有關係。我認同風險投資的發展趨勢是專業化,也認為生態環境是中國風險投資行業中最缺乏關注的領域,而且生態環境行業‍在可預見的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不僅不會消失,更可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中國風險投資領域幾個大類別中,TMT、醫藥、文化等領域,國內外投資生態差別並不大,但在‍‍生態環境領域,‍‍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相當大。市場機會,都是差異化帶來的。

Q:回頭看投資過的項目,哪些項目比較滿意,‍‍有沒有遺憾的地方或者說付學費的地方?青域的投資方法論有什麼特別?

A:要說滿意的項目,肯定是下一個了(笑)。

遺憾和付學費是投資行業的常態。投資圈經常在傳某些項目‍‍一年兩年就能實現幾百倍、幾千倍的賬面回報,尤其是一些TMT項目。‍‍青域內部也在探討這樣的機會對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是普遍性的還是偶發性的機會?在生態環境領域,‍‍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如果有,我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選擇了生態環境這樣一個冷門行業,但在主流VC基金的投資組合中,青域的投資回報都是名列前茅的。

青域有自己的一套投資方法,‍‍是在項目投資實踐中‍‍逐步完善起來的。‍‍‍

在行業低谷時出手,選擇更有耐力的賽手

‍Q:生態環境行業似乎範圍很廣,行業屬性偏重資產多一些,其中許多細分行業也跟政策推動有關,青域是基於什麼做出投資決策的,是政策嗎?

A: ‍青域把生態環境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是狹義的環保領域,即所謂的環境治理;第二個是能效管理;第三個是清潔能源‍,清潔能源又分成兩塊,一塊是可再生能源,‍‍另一塊是傳統能源的清潔化。這些細分領域有著各自的發展邏輯和產業週期,我們會根據基金的投資週期去判斷契合產業週期,從中選取具體賽道。

生態環境的確是重資產,‍‍跟政策關聯度也大,但投資不會僅僅因為政策推動就去投。政策推動到市場形成,‍‍再到市場參與者能分一杯羹,是一個漫長的週期。所以,政策推動僅僅是一個投資契機,是行業啟動的導火索。但是‍‍投不投這個行業,在什麼時點投,投資哪類企業,青域都是基於市場化的判斷。

Q:青域也投過新能源汽車企業時空汽車,投資新能源汽車是什麼邏輯?

A:‍‍投資邏輯的話,首先是大趨勢。電氣化是‍‍很多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汽車領域也不例外,我非常堅定看好汽車的電氣化方向,這決定了我們投不投這個方向。

但是這個行業的技術風險很大。‍‍‍‍在行業發展初期,‍‍是否發展電動都是有爭議的,到今天依然有電動還是氫燃料的爭論。電動慢慢佔據主導的地位之後,混動還是純電,輕混還是重混,純電‍‍用什麼正極材料?是三元,還是磷酸鐵鋰等等,爭論何其多。 因此,在這個方向上投何種類型的企業就成為一個關鍵選擇。

‍‍我個人從2006年就開始看新能源汽車,到2013年看了幾百家企業,在行業最低谷的時候,青域投了第一項‍‍目時空汽車。

當時選時空,就是看準了行業大趨勢,同時試圖規避可能存在的技術風險。時空並不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技術公司,‍‍它是用技術去激活終端應用,因為電動汽車要發展起來,就必須要有終端的應用,否則生產成本永遠降不下來。

‍Q:在投項目的時候,‍‍有什麼標準,如何把控風險?

A:青域首先選擇賽道,先把握一個長期趨勢。以新能源汽車為例,雖然政策一直支持,但中間起起落落很多次,如果賽道把握錯了,後續的投資不可能成功。

選完賽道之後,再選賽手。賽手即企業,企業當然也涵蓋了企業的‍‍團隊。

選好了賽道和賽手,青域會選賽道相對比較低谷的時候出手投資。‍‍

Q:為什麼在行業低谷時出手,是因為資產價格低嗎?

A:有兩個因素。第一,低谷的時候能夠真正凸顯出賽手的能力和耐力。‍‍第二,低谷期企業估值也更合理。‍‍

我始終認為風險控制是投資的核心要素,‍‍而風險控制首要的是‍‍合理的價格。‍青域在2013年行業至暗時刻投時空,也讓兩年後時空估值漲了五十多倍成為可能。

投項目看重“人”的因素和核心競爭力

Q:投資企業更看重企業創業團隊,還是企業前景和商業模式?特別是投資一家早期企業,觀察維度很多,至少包括創始人、團隊、技術、‍‍商業模式、背景等,你覺得哪個方面更重要一點?

A:早期投資更看重團隊。青域很多投資項目,都是作為發起人和團隊共同創立企業的。投資那刻,企業未來的前景並不明晰,商業模式也有待市場檢驗。

生態環境行業的特點這時就顯現出來了,這個行業‍‍的創業者,需要在業內有豐富的經驗、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低谷期的抗壓能力。所以我們更看重團隊的能力和耐力。

我始終認為投資就是投人‍。創始人的格局、行為模式決定了企業‍‍的未來。‍‍如果創始人‍‍不誠信,‍‍不走正道,個人行為會影響企業行為,企業想發展也就很困難了。

此外,核心競爭力是項目的必要條件,它往往是企業在一個市場低谷期活下來的基礎。這個基礎‍‍在行業‍‍變好時,能夠讓企業脫穎而出。

核心競爭力包括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最好的情況是兩者兼備,‍‍如果具備其中一種,‍‍青域會‍‍竭力幫助團隊彌補短板。

青域對所投項目創始人的要求很高,‍‍必須有誠信意識和耐力。‍‍‍

Q:如果您看中了某個項目,競爭對手也在看,感覺到對手要出手了,您怎麼辦?

A:這個時候要忠於自己的判斷,符合標準就做,青域不會和別人抬價爭搶項目。而且,青域堅持做前瞻性的投資,還真不太碰得到競爭對手。

打造“小而美”的研究型投資機構

‍Q:社會發展變化很快,青域如何規劃定位未來?

A:青域的未來有兩個指導原則‍。首先,青域堅持專注,只做生態環境投資,只做能力圈範圍內的事;其次,青域堅持走正道,做人有底線,做事有分寸,不作惡。

當然,‍‍作為一個‍‍基金管理團隊,行業會不斷髮展,青域的發展也會與時俱進。但上述兩條原則,是青域的核心價值觀。

Q:您每天的‍‍狀態是什麼樣?

A‍:‍我現在的狀態,‍‍以研究為主,大部分時間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上。‍‍我認為‍‍目前階段,多研究、多思考、少出手,‍‍是符合青域現狀的方法論。‍‍

Q:青域發展到現在,和您的願景相匹配嗎?未來想做成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A:方向一直‍‍沒變,青域專注做生態環境投資。青域會堅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做一家專業的研究型投資機構。

Q:做成小而美的機構?

A:生態環境行業很大,其中很多細分產業都有萬億規模,譬如水處理、光伏、風電、廢棄物處理、新能源汽車等等。但做多大事和你具備多大能力相關,青域目前的資源能力和團隊能力,匹配做一家小而美的機構。

當然隨著行業的發展,青域在生態環境行業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大,當我們的能力和資源匹配更大目標的時候,青域也會與時俱進。

我們認為青域在這個行業才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始終保持清醒,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找能豆君 | icaixinenergy ; icaixinenergy2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