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大內檔案」被當做廢紙,賣了8000袋,一頁紙就值一兩黃金!

我國古代文物書畫繁多龐雜,在戰亂年代人們往往吃不飽,朝不保夕,能活下去就很不錯了,沒多少人會有精力收藏曆史文物。所以很多中國的寶貝被販賣到國外,很多洋人來中國坑蒙拐騙有價值的文物。

大眾都是愚昧的,人們總是遵循物以稀為貴的原則,若是單幅的字畫什麼的,也許會當成寶貝,生怕讓人偷了去。但要是有十幾萬斤明清“大內檔案”擺在你面前,恐怕大家就會覺得沒什麼價值了吧。

當年“大內檔案”被當做廢紙,賣了8000袋,一頁紙就值一兩黃金!

民國時期,教育部就發生了一件令人遺憾惋惜的事,來自紫禁城內閣大庫的十五萬斤明清檔案,被裝成了8000麻袋,跟廢紙一個價給賣了4000銀元,這些錢被用來發了工資,可誰又知道,其中很多奏章、詔令都有極大的考古價值,更別說裡面夾雜的“宋版孤本”了,即便是在當時,宋版孤本一頁紙也能價值一兩黃金!

當年“大內檔案”被當做廢紙,賣了8000袋,一頁紙就值一兩黃金!

紫禁城的“大內檔案”,歷來都是最隱秘的,連在翰林院的那些翰林、學士什麼的,一生都沒機會看一眼。幾百年間,塵封的是歷史,承載的是悠久文化。1898年,可能是太長時間沒人踏足檔案大庫,太長時間沒對庫房進行過修葺,大庫已經開始漏雨了。但直到10年之後(中間八國聯軍入侵),大庫中數百萬件檔案才被移出。當時的做法很“野蠻”,直接將檔案分成近期的和年代久遠的兩類,近期檔案留著,年頭長的準備銷燬,省的佔用空間。

當年“大內檔案”被當做廢紙,賣了8000袋,一頁紙就值一兩黃金!

好在當時的學部參事羅振玉挽救,把一部分整理在了學部,另外的直接裝了8000麻袋,放在了國子監。後來北洋政府又把檔案運到了故宮午門,從這時起檔案開始經常“失蹤”。到了1918年,這些檔案突然又被重視了起來,因為據可靠消息聲稱,這十幾萬斤的大內檔案裡夾雜著宋代孤本,這可了不得了,在當時就已經價值連城了,國內懂點文物和考古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價值,更別說外國早已經虎視眈眈了。

當年“大內檔案”被當做廢紙,賣了8000袋,一頁紙就值一兩黃金!

當年魯迅在教育部任職,就曾奉命在故紙堆裡尋“寶貝”,據他回憶:當時很多所謂的官員,假裝巡視考察,其實都在偷摸的往自己兜裡揣。還有很多幹活的勞役也來湊熱鬧,看見裱著黃緞子的章本就往懷裡揣,攔都攔不住。

這些從紫禁城大庫裡重見天日的“檔案”,經過一次次挑揀之後,越來越少。但它們真正的厄運才剛剛開始。當年北洋政府財政窘迫,教育部看到這海量的明清檔案,突然靈光乍現,為何不賣了換錢呢?於是稱了15萬斤檔案,按照廢紙價格賣了。廢紙店老闆在其中又找了些有價值的出售,剩下的當成“還魂紙”賣到鄉下。

當年“大內檔案”被當做廢紙,賣了8000袋,一頁紙就值一兩黃金!

還是羅振玉,此人又從紙店用兩倍價格把“檔案”買了回來。直到當時為之,這些麻袋裡還有很多價值連城的寶貝呢,只不過東西太多了,一時半會找不完。後來來羅振玉缺錢,就把這些檔案賣給了李盛鐸,稱了一下還有12萬斤,賣了1.6萬。李盛鐸1.8萬10萬斤賣給歷史研究所。後來研究所遷到南京,又到臺灣,來來回回剩下5萬斤,1700麻袋。這些歸了第一歷史檔案館,又重新回到了午門。

幾經折騰,這些檔案都已經不成冊裡,很多也已經殘破,最後又過了30年,國家才組織人力進行分揀。從中挑了300多麻袋有價值的,剩下的送給了各地學校等等,絕大部分被銷燬了。這就是“大內檔案”半個世紀的浮沉,其中人性盡顯無疑,沒折在外國人手裡,卻在自己人之間兜兜轉轉,越來越少,豈不怪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