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不幸福?

過去三十年,我們整個國家迅速富裕起來,眼看就要進入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收入水平了(2016年世界銀行發佈的國家人均收入排行,中國排在世界第七位)。

但是“幸福”這個詞似乎與我們漸行漸遠,移動互聯網充斥著“中產焦慮”、“階層固化”、“社會不公”等等充滿壓力感的關鍵詞,讓人習慣了刷手機的國人充滿負能量。

為什麼我們不幸福?

(一)

為了追根溯源,我們得去打擾下古希臘的那些先哲們,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開篇中寫道:“幸福是靈魂的一種合乎德性的實現活動。”他說意思是幸福是一種行動,一種追求善的行動。

我們知道快樂是會傳染的,“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會非常快樂。這就是你追求善,也能夠從善行中獲得幸福感的原因。

第二層意思是幸福不是神的禮物,而是通過行為高尚,通過學習和培養得到的。

我們的常識是通過努力獲得財富比通過幸運獲得財富更能夠珍惜,也更能夠持久。幸福也是,通過努力獲得幸福比通過機遇獲得幸福更能持久。

(二)

亞里士多德認為快樂不等於幸福,很多快樂得來於慾望的滿足,比如金錢、食物、學習、榮譽、肉體都能給人帶來快樂,但是放縱這些慾望,不僅得不到快樂,反而會被慾望牽引著,除了快樂別無所求。所以在得不到快樂時,他痛苦,無止盡追求快樂的慾望也是他痛苦。

經濟學上有一個衡量慾望滿足度的概念,叫做效用,效用有一個邊際遞減的規律。這裡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故事:

1944年,羅斯福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先鋒論壇》報的一位記者採訪他,問他對連任四屆總統有何特殊的感想。羅斯福笑而不答,只是請記者吃一個三明治。記者覺得這是殊榮,於是很快就吃下去了。接著,羅斯福又請他吃第二個,記者受龐若驚,雖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吃下去了。等記者吃完後,羅斯福又請記者吃第三個三明治,吃完第三個三明治的時候,記者已經開始感覺不舒服了,羅斯福繼續邀請他吃第四個三明治。記者開始連連擺手拒絕總統的好意。羅斯福微笑著說:“現在我已經不用回答您的提問了,因為您已經有了親身的感受。”

這個小故事裡,告訴我們美食、權力這些能夠產生快樂的東西,也有效用遞減的規律,過度滿足不僅帶不來幸福感,還能帶來痛苦的感覺。

幸福經濟學研究上還存在一個“幸福悖論”,即人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後,個人收入的增長與幸福不相干。這很好地解釋了我們國家收入一直增長,幸福感沒有增加的原因。

(三)

幸福很多時候來源於比較,“比較是一切痛苦之源,也是一切快樂之源”。幸福感的獲得,在於設定一個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小目標或者比較對象,而不是給自己設定一個非常難以達成的目標,或者與自己差距非常大的人進行盲目的比較。

還有一點,幸福既然來源於求善的行動,當你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去鑽牛角尖,去運動,去感受大自然,去做一件能夠幫助別人的普普通通的事。

總之,幸福來源於對生活美好一點一滴地追求,對自然、對人類有益的行動的點點滴滴的積累。

最後推薦大家去看一個經典的哈佛大學泰勒·本·沙哈爾博士的幸福課,建議大家去學習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