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小記者張奕雯:龍江大豐收國慶來五常

今天是十月六日,我們東北網小記者來到稻米之鄉——五常。來到五常喬府大院稻米文化館。

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
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

走進文化館一位漂浪的姐姐帶我們參觀給我們講解。我們瞭解到很多關於稻米的知識。

中國是種植水稻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至今已有一萬年多年的歷史了。

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

我們黑龍江的黑土地也最好的,黑土層營養好;三面環山開口朝西,地勢好;四季分明冬短夏長,氣候好;周圍還有牤牛和,阿什河,溪浪河,拉林河和鳳凰山水庫磨盤山水庫,這四河兩水庫的好水源;有了好山好水好土好氣候才有好吃的五常大米。

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

喬府大院榮獲了中國十大好吃米金獎!黑龍江綠色食品十佳品牌!

姐姐又跟我們介紹了一粒米長成水稻的過程。從種子到育秧苗到插秧,又經過鴨稻培育,除草,施肥,注排水,到九月末十月初水稻就成熟了。收割也是很有講究的,我們小記者也到田裡親身體驗怎樣收割水稻,有一位老師給我講解怎樣使用鐮刀,我們拿起陌生的鐮刀衝向稻田,看我們乾的多帶勁兒!

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
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

割好的稻子爸爸媽媽幫著捆起來,堆成稻穀垛,老師告訴我們稻穀這樣站在田裡,可以二次灌漿自然晾曬。大米會更好吃!

东北网小记者张奕雯:龙江大丰收国庆来五常

我們中午吃的就是稻花香大米,真的特別香,特別好吃!吃著好吃的米飯讓我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啊!

非常感謝東北網搭建這麼好的平臺,讓我有這麼好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