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文防範「虛擬貨幣」「區塊鏈」進行非法集資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文防範“虛擬貨幣”“區塊鏈”進行非法集資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24日聯合發文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

據介紹,去年9月七部委全面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後,前期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ICO活動取得初步成效。但在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銀保監會提示,公眾應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

銀保監會指出,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三大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網絡化、跨境化明顯。依託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範圍廣、擴散速度快。

具體而言,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控制實施違法活動。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近日,接近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下稱“整治辦”)人士告訴上證報,近期一些交易平臺“出海”,少數境內平臺“捲土重來”,帶來了風險隱患。相關部門將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實時封堵,並從支付結算端入手加大整頓力度,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

銀保監會發出風險提示後,公眾號“騰訊互聯網金融”發佈《騰訊關於整治ICO、虛擬貨幣亂象的相關措施聲明》。騰訊方面表示,目前已建立了針對性的風控模型來識別個人虛擬貨幣轉賬交易,對平臺發現及用戶舉報的違規行為,會第一時間採取相應的措施。

第二個特徵是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週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對這一情況,監管已有一些整頓措施。日前,大批發布內容涉及“炒幣”“ICO”的微信公眾號被關停。據接近整治辦人士透露,還將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

銀保監會稱,在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今年1月,互聯網金融協會就曾發佈防範變相ICO活動風險提示,點名了以IMO模式發行的“虛擬數字資產”,包括鏈克、流量幣、BFC積分等。並將其認定為一種融資行為和變相ICO,呼籲投資者認清其本質並積極舉報。

第三個特徵是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銀保監會指出,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廣大公眾應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盛松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未來中國對ICO的項目監管還會更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