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新聞2018.10.09星期二

大盤指數

理財小新聞2018.10.09星期二

【四季度貨幣政策料強化預調微調 專家建議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多位專家認為,儘管面臨12月美聯儲可能再次加息影響,但我國貨幣政策重在優先解決國內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將強化形勢預判和預調微調。四季度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中性基調,一方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證券日報)

【證券日報頭版:新一屆發審委審核風格不會變】近日,證監會啟動發審委換屆工作,並就《關於修改〈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的決定》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新一屆發審委亮相在即。業界開始猜測新一屆發審委的審核風格是否會發生改變,文章認為,新一屆發審委的審核風格不會有大方向上的改變,將會延續當前的審核風格,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不變。

【銀行競相下調理財產品投資門檻】日前出臺的銀行理財新規將公募理財產品投資門檻由此前不低於5萬元下調至不低於1萬元,近日包括建行、農行、招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宣佈下調部分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分析人士認為,過渡期內,銀行公募理財產品中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發行或加速,隨著未來銀行理財降低門檻,對貨基有一定替代性。但銀行大規模發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仍面臨系統開發、流動性備付等壓力。(中證報)

理財小新聞2018.10.09星期二

宏觀經濟

【人民幣跌破6.9 逆週期調節料加碼】受美元走強等因素影響,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在岸和離岸市場匯價均跌破6.90,逼近8月份低點。市場人士稱,美元走強令人民幣匯率承壓,加之中美利差收窄影響市場情緒,人民幣短線走軟,外匯市場逆週期調節可能加大力度。(證券日報)

【經濟日報評論:樓市“啞火”是一種理性迴歸】今年國慶黃金週期間,一些城市樓市“啞火”,一方面是調控政策加碼,貸款緊縮,房地產市場已經無淡旺季之分;另一方面也與目前房價偏高及購房者觀望情緒濃有關。這是市場調控的必然結果,也是樓市迴歸理性的表現。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部分地區對房地產依賴度依然較高,應警惕市場降溫之下,地方政府變相放鬆樓市調控。

【9月新增信貸或達1.3萬億 更多金融政策組合拳可期】綜合各家研究機構數據預測以及採訪情況來看,市場普遍預計9月新增信貸環比有所增加,多機構預測9月新增信貸超1.3萬億。與此同時,機構對四季度信貸投放力度信心增強,認為新增信貸在量上仍將延續寬鬆局面,貸款利率也有望下行。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釋放的新增資金投向仍是主要問題,引導資金流向實體企業、加快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將是未來政策重點,更多的政策組合拳可期。(經參)

理財小新聞2018.10.09星期二

今日頭條

【人民時評:消費“馬車”提速,還需制度拉動】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消費是整個經濟循環中的起點也是終點,既是生產的目的也是生產的動力。立足市場經濟,消費成了陽光、空氣與水,註定會被持續關注。從普通百姓視角看,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皆是消費;從宏觀經濟視角看,消費已連續多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強勁馬車,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言而喻。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之下,擴大國內消費、挖掘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更有戰略意義。重視消費,是重視人民生活的基本盤,也是重視國民經濟的基本面。

理財小新聞2018.10.09星期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