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新聞2018.09.25星期二

大盤指數

理財小新聞2018.09.25星期二​【發審委年內審核147家IPO企業 過會率56.46%】今年下半年以來,A股IPO“堰塞湖”正在得以緩解。據統計,今年以來至9月21日,發審委審核147家企業首發申請,83家企業獲通過,過會率為56.46%。證監會將完善資本市場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制度機制。2017年以來至目前,A股市場共有425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IPO,佔新上市企業的83%,融資2473億元,佔比74%,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證券日報)

【三季度ETF基金吸金已逾600億 超七成創下流通份額新高】下半年以來,ETF基金繼續保持強大的吸金能力,大量資金在市場主要指數持續低迷之時,陸續借道ETF基金抄底入場,按照ETF基金的每天最新淨值和場內流通份額變化測算,下半年以來截至9月21日,已有636.93億元的資金通過ETF基金入市。各路資金對ETF基金的大量申購,也使得公募基金市場上ETF基金“百花齊放”:不僅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安創業板50ETF等明星產品規模成倍增加,131只ETF基金均在下半年以來創下了流通份額最高紀錄,佔比超七成。(證券日報)

【中證報:權重發力“市場底”大概率已現 A股進入反彈修復期】滬指上週累計漲幅達4.32%,創2016年3月以來的兩年半最大周漲幅,一掃前期陰霾。對此,分析指出,滬指以較大的中陽線突破了60日均線同時也站穩了20日線。從上週指數走勢看,先是連續兩個交易日收陽然後縮量回調之後再上攻,這意味著“市場底”大概率已經出現,反彈行情有望持續。

理財小新聞2018.09.25星期二

宏觀經濟

【中秋期間 國內旅遊收入435億元】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中秋假日期間,全國旅遊市場供需穩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和各地旅遊部門數據,中秋假日期間全國接待國內遊客979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35億元。(經濟參考報)

【經參頭版:激發居民消費潛力須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擴大內需特別是促進消費需求始終是我國宏觀政策的基本導向之一。但以往的促消費政策,大多是服務於穩增長目標,注重從需求側發力,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佈了《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則是從更宏大的視角和更長遠的目標出發,做出了一系列更具整體性和全局性的制度安排。

【新華時評:白皮書彰顯中國應對經貿摩擦的堅定、沉著與理性】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了《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向國際社會澄清了中美經貿關係的事實,闡明瞭中方的相關立場。 面對貿易摩擦升級,無論是中方的應對舉措還是白皮書的發佈,無不體現出堅定、沉著與理性。 近幾個月以來,美國政府不顧國內外強烈反對,利用不斷加徵關稅的手段導致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從50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甚至威脅要對全部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試圖以極限施壓逼迫中國妥協退讓。從出臺反制措施,到深化改革提速,從企業練好內功,到不斷擴大開放……面對來勢洶洶的關稅風暴,我們早已多了一份淡定與坦然。而白皮書的發佈,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回顧中美經貿合作歷史,澄清中美經貿關係事實,闡明中國的政策立場,正是這種堅定、沉著與理性的生動寫照。


理財小新聞2018.09.25星期二

頭條新聞

【需求持續好轉 瀝青期價仍存上漲空間】自9月11日盤中創下階段高點3808元/噸之後,瀝青期貨主力1812合約便承壓回調,不過上週後半周再度迎來反彈,最新收報於3692元/噸。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瀝青現貨市場價格繼續上漲,為期價上漲提供支撐。此外,未來一週降水天氣較少,有望帶動終端需求持續好轉,且原油價格處於高位,預計瀝青期價後續仍存上漲空間。(中證報)


理財小新聞2018.09.25星期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