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印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惠州市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

到2020年全市三甲醫院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本報訊(見習記者 蔡敏霞)近日,惠州市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衛生強市、健康惠州建設,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惠州市印發了《關於“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惠州市到2020年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支撐體系逐步完善,醫療健康信息在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居民之間共享應用,醫療健康服務供給更加優化可及、醫療健康服務更加智慧精準、醫患關係更加和諧、醫療健康服務業全面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走在全省前列。

《方案》針對當前醫療環境切實提出了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十點要求,一是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二是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價格及醫保支付政策。三是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流程優化再造。四是大力發展“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五是創新“互聯網+”健康管理服務。六是發展“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七是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八是大力發展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九是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人才培養。十是規範“互聯網+醫療健康”質量監管。

其中,在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方面,《方案》提出,允許醫療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在確保醫療質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許註冊或者備案的執業醫師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以及隨訪管理和遠程指導,允許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2019年,惠州市直一家三甲醫院率先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到2020年,惠州市三甲醫院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對於民眾關注的醫療費用以及醫保問題,《方案》表示,將及時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完善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全面實現跨省和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醫院信息系統,實現事前提醒、事中監督、事後審核,嚴格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等措施。

在推動醫療服務流程優化再造方面,大力發展基於新興信息技術的流程再造,改善醫療服務,優化完善網上預約掛號、預約分診、移動支付、診間結算、藥品物流配送、檢查檢驗報告推送等信息惠民便民服務。

《方案》結合了當下最熱的人工智能應用,與時俱進提出了要加強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應用,《方案》提出,要全力推動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組建各類“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平臺,加快診療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醫學設備深度融合,發展虛擬現實、語音識別、機器人、生物三維打印、影像識別、輔助決策系統等技術,推動影像、檢測、診斷、分析等醫學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在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臨床輔助決策系統、智能化醫學設備,實現醫療健康服務快速、便捷、精準、智能。到2020年,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基本覆蓋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