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之「重」

貝殼之“重”

打開淘寶,隨便逛逛加購物車,如果不是有選擇恐懼症的天秤座,整個交易流程走完最快也就幾分鐘。接下來,就等著快遞送上門。對一個女生來說,等待包裹的心情也許比等男朋友還要滿懷期待。

當然,這是在淘寶。也或許是京東、小紅書甚至拼多多。

實物電商改變了不止一代人的生活,甚至締造了特有的剁手節。儘管大洋彼岸的美帝也有“黑色星期五”,但相比咱們的“雙11”來說,的確是黑到黯然失色。

不得不說,阿里巴巴的出現,打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平臺,甚至激活了每一座城市的物流能力,如果不是這種高效快速的閉環,恐怕實物電商也很難擁有如今這光景。

看似是最簡單的邏輯,從線上到線下,但到了有些地方,走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潘志勇,偏偏就挑了一條最難的路。

第一次聽他聊地產,是今年8月。中城聯盟的講臺上,臺下是馮侖、丁祖昱這些老地產人,臺上的潘志勇是第一次見。他的新職務是貝殼找房副總裁、貝殼新房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半年前,他是天貓副總裁。

在地產圈呆久了,乍聽潘說話,濃濃的互聯網基因。

中秋節前,攸克君和潘志勇在貝殼位於上地的辦公室裡聊了聊,我很關心,從互聯網到地產,看似是一條逆向而行的道路,他選擇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01

在互聯網行業,和友商的戰役一定是赤裸裸+血淋淋的。

地產行業很少談友商,都是競品。即便如此,潘志勇還是習慣把同樣在做這些事兒的人,稱之為友商。當然,房產圈做新房電商的友商,的確也不少。這是貝殼找到潘志勇的原因。

現在看來,互聯網圈的打法,還是有效的。

攸克君之前看到過一個數據:貝殼找房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了800萬,而從年初到現在,鏈家網月度活躍用戶數從650萬上漲至700萬,並且該月活用戶與貝殼找房的重合度不到15%,增速驚人。

貝殼找房重金砸下的世界盃期間的廣告營銷,看樣子是成功了。一夜之間,伴隨2018年世界盃的每個夜晚,除了小龍蝦,人們還記住了貝殼。

流量之役結束之後,才是真正考驗貝殼和潘志勇的時候。

潘志勇坦言,在來貝殼之前,對房地產行業幾乎沒有瞭解,真正進來之後才發現,與實物電商相比,差異巨大,而這也直接影響了整個運營邏輯的變化。在傳統電商可以實現的從線上到線下的閉環,在房地產領域,根本行不通。

這也難怪,一邊是隻有幾十塊錢的人均客單價,一邊是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房子,有錢再任性,也不會網上看兩眼,就把一棟房子下了單。想要把新房交易的這個閉環圓起來,需要的不單單是砸錢的勇氣。

02

而潘志勇選擇貝殼的原因,和貝殼想要做的事情,是相通的。

潘志勇說,即便現在電商已經佔到了中國商品零售總額的15%~20%,但有三個行業,一直都做不好電商:生鮮、汽車和房產。而在這三個行業裡,最難得,就是房產。

單價高,頻次低,作為商品,一棟房子在交易過程中都巧妙避開了可以實現線上成交的特質。加之行業發展不夠精細化、線下服務人員業務水平的良莠不齊,幾乎所有的購房人,在最終決定買下一套房子時,幾乎都在現場看了又看。

想要完美復刻線下看房的體驗,是貝殼新房正在做的一件事。在潘志勇的預期中,未來貝殼新房要能達到接近80%線下看房的體驗,最大限度的為購房者節約看房選房的時間成本。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了解決圖片呈現的空間感不強的問題,貝殼新房上線了VR看房的體驗。為了讓VR技術在房產領域落地,貝殼2年間投入了2個億,從硬件到技術到內容,全部由自己團隊來包辦,而這個VR,據說是完全免費來為開發商製作,服務目前在售的幾千個樓盤以及未來待開的三萬個樓盤。

顯然,貝殼做不了輕資產。相反,這是一個越來越重的平臺,這個平臺要承載的,是所有能夠將其物化到線上的看房體驗。

所以,除了VR看房之外,小到室內戶型圖的全部統一繪製發佈,大到居室外720航拍圖, 潘志勇的想法很樸素:要把消費者核心的體驗點都做好,這樣他們在線上才會有更充分的決策信息,在用戶通過線上有效信息做出決策後,能快速接連到經紀人,將消費者送到案場,進行線下的帶看並最終完成交易。這樣,整個成交環節的效率就被大大提升。

在這一點上,貝殼新房和淘寶的邏輯是一樣的。怎麼樣精細化、做流量、做搜索,VR怎樣運用在地產行業,怎樣更好地幫客戶選房,儘管行業之間如隔了山,但底層邏輯是不變的。好的平臺,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很需要。

這也是為什麼,潘志勇一直在堅持,貝殼的新房平臺一定要做的“重”。這也是他理解之下,房地產行業特別是商品房成交,很難擺脫“重”這種模式的關鍵原因。儘管,貝殼新房現在在做的事情,聽起來多少會有點不思議:從拿地開始就通過航拍記錄,每隔一個月再拍一張圖,無限接近和呈現出一套房子的真實面目,基於每套房子非標、本地化的特殊性,大概不會有任何一家公司做出如此“重”的投入。

這些都是針對購房者打的牌。潘志勇習慣將他們稱之為用戶。用戶思維的確可以改變傳統的房地產行業,他希望貝殼新房能像小米一樣,去改善供應鏈生態。當然,這是貝殼新房接下來想做的事兒。

03

要實現線上看房這件事兒,不難。只不過大家之前都沒想明白,如何把購房人再給精準地對接到線下來完成交易。

池子挖的足夠深,如果沒有合理的循環系統,最終也只是一汪死水。對貝殼新房來說,要做的不僅是讓這個閉環無限接近,還要想,怎麼能讓它轉起來。

剁手黨們也許三天兩頭都可以在淘寶買件衣服,但是房子這個東西,正常人買完一套,基本都要回血個三五年甚至八到十年,才有可能換下一套房子。在不能提高交易頻次的前提下,能做的是,提升交易厚度。

潘志勇說,除了對用戶提供全流程的房產服務之外,接下來貝殼新房還會提供“房後服務”,來持續維繫用戶。舉個例子,如果真正能夠深入用戶的生活,通過app來連接用戶的基礎生活服務,這讓所有用戶未來面臨改善換房之時,依然會第一選擇貝殼。從而實現用戶全生命週期的購房交互。

這是To C端的目標,而To B端,面對合作的房企時,貝殼新房則提升渠道效率。以貝殼新房“直通車”合作模式為例,將平臺上的銷售線索直接推送給售樓處的置業顧問,通過“商機直導”來快速轉化購買需求,把此前房產電商線上線下斷層的痛點變成通道。同時開發商也要最大限度的同步銷控等信息,之便於讓貝殼新房的平臺上所能查詢的信息儘量透明。

潘志勇說,最近在與萬科的一次合作中,通過直通車業務,合作僅60天,萬科收穫3800組商機,合作後商機增長4.9倍,3大主推樓盤成交25套,去化效果顯著。對萬科來說,這種合作也是有含金量的。

但最終,任何一種模式的成功與否依然是要靠成交數據來說話,我問潘志勇,來到貝殼之後是否會焦慮。他答是。“確實隔行如隔山,在這裡供應鏈博弈的能力和方式差異都很大,怎麼捋順關係,包括和開發商的關係,都比較難。”

至於為什麼最終會選貝殼,他的想法也許和左暉一樣,這條最難走的路,還有機會,也還可以試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