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移動網際網路,又遭遇輿論危機,這家老牌企業如何重回巔峯


錯過移動互聯網,又遭遇輿論危機,這家老牌企業如何重回巔峰


駛出彎道的楊元慶和聯想,已經把腳搭在了智能時代的油門上

文 | 王複葉

編 | 周天

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提出了曾提出著名的「第二曲線」理論。他認為每個人、每個企業的發展過程就好比是在拋物線上,在到了最高峰時就要及時切換到「第二曲線」,找到下一個增長引擎,否則就會隨著原有曲線下滑跌落。

9月26日,以「智能變革開放賦能」為主題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 2018 在北京召開,首日的「商用技術及解決方案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表示,人工智能作為新的技術驅動力正在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聯想將在為各行各業提供先進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加速完成轉型。

換言之,楊元慶希望通過賦能其他行業智能升級,幫助聯想邁入「第二曲線」。


錯過移動互聯網,又遭遇輿論危機,這家老牌企業如何重回巔峰



1 新的引擎


被楊元慶寄予厚望的第二曲線新引擎,已經初露崢嶸。

8月16日,聯想集團公佈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一財季業績報告。營收大幅增長 19%,達到了 119 億美元,稅前利潤也達到 1.13 億美元,同比大增 1.82 億美元,走出了虧損的泥淖。

值得注意的是,其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營業額達到 16 億美元,同比上升 68%,DCG 業務的整體毛利潤率也較去年同期提升 11%——DCG 是聯想集團中國區兩大業務集團之一,主要針對企業用戶提供基於 X86 服務器的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與之並行的是包括個人電腦、手機及智能設備在內的 IDG 集團。

市場很快給出了反饋,自8月16日財報發佈以來,聯想股價一路走高,9月25日報收 5.27 元,創下2016年5月以來的新高。眾所周知,投資者看重的是企業的未來發展,這說明在 DCG 加持下的聯想又恢復了「想象空間」。

為什麼是曾經商業模式被認為「太重」、「不夠性感」的 to B 後端市場讓聯想成功轉型?這與整個大環境的背景息息相關。

一個擺在中國互聯網公司眼前的現狀是:人口紅利的大蛋糕吃沒了。騰訊官方數據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超過 10 億,幾乎意味著觸及到了「中國人口」的天花板。騰訊股價今年已來下跌超 20%,甚至被彭博社評為本年度最讓人失望的股票,也與微信進入成熟區,無法繼續高速增長有直接關係。

從阿里的最新財報來看,這家商業航母的淨利潤儘管仍高達 76.5 億元,但同比下跌 45.5%。營收增長但淨利下跌,很顯然這是因為隨著線上紅利吃盡,阿里也不得不重金投入線下業務,比如盒馬鮮生、菜鳥物流等等,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利率。

AT 兩家巨頭的境況印證了 to C 商業風口已經勢弱。伴隨著投資降溫,VC、PE 都出現募資困難的錢荒,初創公司還想依靠幾個「點子」就輕鬆拿錢的日子一去不返。

其實聯想也曾嘗試在移動化時代,通過 to C 的手機業務搶佔席位,但手機業務開了個好頭,卻終究沒能扛起大旗。

2011 年到 2014 年,聯想手機出貨量直線上升,從 400 萬臺飆升至 9300 萬臺,2013 年在中國手機市場市佔率第二,說得上是氣勢如虹。但由於過於依賴運營商定製機渠道銷售,在 2014 年運營商政策改變,不再提供大量補貼,聯想一時間難以適應轉變,手機業務轉而下滑。至 2017 年儘管在全球仍有 5000 萬臺的出貨量,但在中國市場僅為 200 萬臺。

楊元慶也曾坦言:聯想 80~90% 的手機業務都在依賴運營商。三個運營商有三個制式,每一個都要求定製低端產品,因此聯想一直以來無法做出好的產品。


錯過移動互聯網,又遭遇輿論危機,這家老牌企業如何重回巔峰



2 搶佔智能時代先機


新的破局點出現在 to B 後端市場。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佈的報告《數字時代的中國》顯示,中國在電商和移動支付領域,已經居於世界領先。但是在行業數字化程度上,我們與發達經濟體仍有差距。

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僅為 OCED 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 15%~30%,簡單來說,我國的產業「效率」普遍較低。但改革開放的故事已經揭示,暫時的落後意味著更大的發展潛力。此番聯想 DCG 業務終於迎來收穫時刻,最重要的背景,正是 DCG 能夠幫助中國企業磨礪「內功」,在數字化道路上加速前進,用技術改善效率。

與此同時,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前沿技術發展逐漸成熟,伴隨著經濟發展快速增多的市場主體們,也有迫切的數字升級需求——通過技術手段提升生產效率,不僅符合新時代的生存需要,也可以緩解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帶來的顯著壓力。

國家因勢利導,「互聯網+」、「數字中國」等一系列國家政策的頒佈推動了中國 IT 市場的繁榮;還在 2015 年就出臺了《雲計算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面向未來的文件綱要。綜合供給端、需求端、政策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說未來十年聚光燈將打向企業服務市場,聯想 DCG 踩準了步點。

楊元慶今年表示「未來四年,聯想將在人工智能(聯想 AI)、物聯網和大數據方面投資超過 12 億美元,至2021年3月,上述款項將佔總研發預算的 20% 以上。另外聯想還將著力於 PC、移動與智能產業相結合的工作,在即將到來的智能時代搶佔先機。」也體現了他的決心。

其次,面對更注重長期發展,客戶需求更加複雜的企業市場,機會屬於研發、組織、渠道、供應鏈等各項能力均衡發展的「集團軍」。聯想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曾形象地將企業經營比作跑步:立意高遠的企業,會將企業經營當作長跑,不會被短期利益所引誘。這時,創立迄今已有 34 年的聯想,就體現出了其長於穩健的特點。

去年 5 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通報全員:聯想中國區重組為包括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的 PCSD 集團和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原聯想中國區總裁童夫堯親自掛帥,獨立發展聯想的數據中心業務。

《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認為,企業需要用獨立的小型機構應對新興市場。這一次,楊元慶沒有像 2013 年那樣將手機業務和 PC 業務一起劃歸到劉軍麾下,而是早早就將 DCG 獨立出來。儘可能在架構上規避掉業務之間互相牽扯,影響決策的「大公司病」。

而在研發和供應鏈層面,聯想在2014年9月斥資 21 億美元完成了對 IBM X86 服務器業務的併購,擁有 ThinkSystem 和 ThinkAgile 兩款 IT 基礎架構產品組合。

楊元慶在今天會議的開幕式演講中談到:「一種全新的、能夠改變世界的智能變革架構正在形成,它有三個組成要素:數據、計算力和算法。」在全球 500 臺最快的計算機裡面,聯想佔 117 臺,成為超算企業的全球第一,具有非常顯著的計算力優勢。

此外,作為智能變革燃料的數據,聯想也將藉由 SIoT 在商用領域的廣泛應用,擁有海量數據的入口。就像楊元慶所介紹的一個案例那樣,聯想將生產線上的一個機床嵌入芯片,進而進行數據收集、次品監測、故障判斷,數據也在過程中完成了沉澱。

在童夫堯的帶領下,DCG 聚焦行業市場、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引入人才、整合資源,短時間內補全了原有團隊在服務器定製化上的短板,並且大部分訂單可以做到四周內完成客戶下單到產品交付。

最後一點,是聯想 DCG 已經在多個行業樹立起標杆解決方案,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這或許將在接下來極大助力 DCG 開疆拓土。

與消費者業務不同,企業服務遷移成本高,而且具有非標、定製化特點,常常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合作關係側重長期維護。同時,企業級業務牽涉資金巨大,客戶的決策成本也很高,不會有腦子一熱就拍板簽約的情況,在我國政府和央企雲集的大客戶市場就更是這樣。

這樣的背景下,已經拿下鞍鋼、中國核電工程公司、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單的聯想 DCG 將具備更為突出的競爭優勢。就像童夫堯所說的「先做行業標杆客戶,以點帶面,也為下一步探路提供了參考。」

在 DCG 的幫助下,鞍鋼已逐步將此前的 SAP 系統設備遷移到 X86 服務器上來,業務系統性能提升了 7~8 倍,還為下一步接入大數據、AI 等技術提前留出了橫向拓展能力。


錯過移動互聯網,又遭遇輿論危機,這家老牌企業如何重回巔峰



3 另一個微軟?


擁有 DCG 作為新引擎的聯想,未來將會怎樣?PC 時代的另一位巨人,微軟,或許可以作為參照。

蓋茨領導下的微軟是 PC 時代毫無疑問的王者,可是由於 Windows 在組織內部太過強勢,在移動端操作系統的市場上近乎慘敗。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微軟將像諾基亞那樣一蹶不振之時,微軟卻在信任 CEO 納德拉的帶領下轉向雲業務,成功重啟增長引擎,如今市值逼近萬億美元大關。

完成微軟般的漂亮轉型,相信也是楊元慶和聯想所期待的。但是最終能否成功,還要看聯想能否解決好擺在面前的幾個挑戰。

柳傳誌喜歡餘量思維,「十個瓶子準備是十一個瓶蓋」。這樣的做法,固然可以幫助聯想保持彈性,一次次化險為夷。但是也讓聯想越來越倚重被楊元慶稱為「碗裡的飯」的 PC 業務。

平心而論,儘管智能手機數量早已超越 PC,但 PC 畢竟沒有像功能手機那樣被淘汰出局,仍然保持在很高的出貨水平,這也是聯想一直穩固的大本營。然而,新興技術呈加速發展趨勢,或許 PC 也將很快迎來新型交互方式的「降維打擊」,屆時 DCG 業務是否已經足夠強壯,聯想仍然需要和時間賽跑。

還應該看到,近萬億的企業服務市場藍海不僅聯想覬覦,華為、阿里、騰訊等巨頭也都在跑馬圈地。據傳,谷歌今年也在悄然佈局,希望在國內開展雲服務。這些公司不僅有不輸於聯想的各項配置,還擁有更加充沛的資金儲備。

不過巨頭再大大不過用戶,虎狼環伺之下,已經在算力上領先的聯想需要紮實的服務好每一個客戶。

傳奇賽車手,WRC 九冠王塞巴斯蒂安·勒布曾說:「我的人生就好比一場拉力賽,最極致的激情來自於對速度的追求」。恰好,在財報發佈那天,楊元慶向所有員工發佈了一封內部信——標題就叫做「彎道已過,聯想開始全力加速前行」。

歷經 34 年的發展,儘管遭受了不少非議,仍然要承認聯想是最優秀的中國公司之一。這幾年憋了一口氣的楊元慶和聯想能否在智能時代大展身手,讓我們拭目以待。

- END -


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 | techfinsight

專注於互聯網與新金融領域的商業深度報道、人物特寫與戰略分析,關注話題覆蓋電商、新零售、移動支付、在線信貸、房產服務、汽車交易、企業服務等 TMT 領域中與交易相關的賽道,亦關注企業家群體的心智建設與企業文化對於一家企業的正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