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我們很難解釋,在缺乏資金、缺乏資源、缺乏人才的沂蒙山區何以誕生一箇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但魯南人告訴我們,他們從一無所有起步,用實幹、硬幹加巧幹贏得了今天。

動作的背後是人,是思想支配下的行動;這種思想,便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魯南製藥是中國企業群體中較早誕生企業文化的公司。

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沒有知識分子的情懷 便沒有魯南製藥

1968年,大批知識青年下放到農村,在臨沂郯南“社會主義勞動大學”下放的知識分子就在簡陋的牛棚裡成立了“郯南勞動大學制藥廠”,也是現魯南製藥的前身。知識分子擔任骨幹的廠子不一樣,文化是他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

這是魯南製藥講究情懷和精神境界的肇始。

中國企業對現代企業文化的理解,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的。國門的打開,外資企業的湧入,讓土生土長的企業家們頓悟了企業的文化核心。鄧小平南巡講話,將市場經濟推向深入,同時企業文化概念首次被寫進十四大報告。由此,文化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從魯南製藥的崛起中,我們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小企業以人管人,中企業靠制度管人,大企業用文化管人。”

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賬面上淨資產只有19萬元,流動資金一分也沒有,生產原料只能維持3天。”對1987年的窘況,很多魯南人記憶猶新。為解決資金問題,趙志全馬不停蹄,多方奔走,遭拒多次後,終於爭取到2萬元的貸款,加上七借八湊的1.8萬,僅有的3.8萬元成為魯南製藥啟動生產的原始資金。

這裡面的細節在於,明明沒有流動資金,缺乏原料,趙志全還是頂著壓力簽下來“軍令狀”。其大膽、魄力、擔當讓人肅然起敬。魯南製藥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將之總結為“魯南精神”的重要內核,也就是“不怕困難,挑戰困難、戰勝困難”。

一部魯南製藥的發展史,便是一部“魯南精神”的淬鍊史。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魯南人在精神的指引下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又將奇蹟的創造過程昇華、總結為新的精神。在這種新、舊精神的頻繁互動與深入交流中,魯南製藥走到了今天。

直到今天,人們評價趙志全的精神遺產,可能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企業傳承上——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趙志全將“魯南戰艦”的指揮棒交給了非親非故的外姓,交給了自己生前最欣賞的一名干將,這是什麼境界?

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體現著張貴民的改革精神

1969年10月出生的張貴民,是魯南領導班子裡最年輕的接班人。在很多魯南人看來,他的接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二十五年前,從福州大學畢業的張貴民進入魯南製藥工作,這一干就是20多年。從最基層的技術員幹起,他一步一個腳印,歷任技術員、車間主任、科研部部長、副總經理,直至成為今天的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的主攻方向是科技研發,說話坦率、思路嚴謹、邏輯性強、視野寬闊是貼在他身上的標籤。

趙志全的眼光獨到,選擇張貴民保證了魯南製藥相對長期的穩定發展,得到了董事會的高度認可,也經得住各方的考驗。傳承和創新,是張貴民帶領著領導班子乾的兩件事。

比如,“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中心,以科技為先導”,這是魯南製藥之前的發展戰略;面對著新的市場形勢,富有改革精神的張貴民提出“創新引領,服務推動”,作為魯南製藥工作指導方針的新內容。這是內涵豐富的八個字。

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在張貴民看來,面對經濟新常態,魯南製藥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大力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全方位推進以企業機制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為基礎的全面創新,以改革釋放企業創新活力,實現提質增效升級,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

四年來,張貴民帶領15000名員工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長速度,營業收入跨越百億,連續多年位居臨沂財政貢獻排行榜榜首,上榜中國醫藥工業研發能力最佳工業企業名單,榮獲山東省省長質量獎,入選2017年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強榜、國際化供應商百強榜。

在今年8月29日,全國工商聯公佈的《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中,魯南製藥集團列461位;此前公佈的2017年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排行榜中,魯南製藥集團躋身30強,列28位,前進了3個位次。

2014年11月,人們曾提出“‘後趙志全時代’魯南製藥還能走多遠”的質疑。今天,張貴民用事實讓質疑煙消雲散——掌舵企業4年,他繼承和發揚魯南製藥的優良傳統,各項事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社會貢獻穩定增長。

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魯南文化如何支撐千億目標、百年企業

套上腳套、頭套,換上白大褂,將提包和手機暫存,一系列嚴格的程序過後,我們進入魯南製藥新建的第25車間。欣康系列與瑞旨系列兩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產品,將在“人工+智能”的調教下,科技變現,換來40億元產值……

持續創新,讓魯南製藥在實驗室裡大獲成功,他們將最新首創級成果拿到按照最高標準設計的無菌車間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機器人技術進行轉化,最終推向全國乃至全球各地。

不斷鑽研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態度、嚴格恪守的制度,讓魯南製藥的每一盒產品上都寫上了“良心”兩字。在中國,優秀企業很多,最值得尊敬的是把國家和百姓放在心上的企業,魯南製藥正是這麼做的。

為了脈管炎患者能夠用上藥,魯南製藥不顧原料價格暴漲,一直堅持脈絡舒通的生產供應。十幾年來,脈絡舒通沒有停產,而公司付出的代價是脈絡舒通這一藥品每年7500萬元的虧損;在集團下屬新時代藥業建設之初,秉持“寧讓企業虧,不讓溫河渾”的環保理念,魯南製藥專門引進環保人才,建立了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中心,投入重金,保證排放的汙水達到國家A級標準;

非典時期,金銀花、板藍根的價格暴漲,有人出主意拋售庫存藥材,大賺一筆,但魯南製藥不發國難財!同時加緊生產非典急需藥品,籌集價值100萬元的中藥材,專車馳援北京……

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今年國慶節,44對新人在魯南製藥舉辦了第17屆國慶集體婚禮。實際上,不僅僅是集體婚禮,住房養老、子女教育、供暖供氣、職業進修發展、文體活動等生活事宜,魯南製藥都會為員工考慮周到。對魯南管理者來說,造福社會,為員工創造美好生活;員工是家人,企業給予員工溫暖,員工必定以火熱回報。

半個世紀裡,魯南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情懷,為百姓讓利、給社會謀福的事情,魯南製藥沒少幹——為400多名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崗位;捐助1000多名貧困大學新生;積極參與為貧困山區打井修路、抗震救災、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先後投入200萬元與中國醫師協會共同建立了“魯南製藥用愛解凍”專項基金,為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免費提供藥品……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歷經50年,魯南人不等,不靠、不哭窮、不伸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讓沂蒙山區長出“中國民企百強”。

沂蒙山區何以長出“中國民企百強”?看魯南製藥“文化勝利法”

這是魯南製藥企業文化的勝利,也將激勵魯南走向下一個千億目標。


——齊魯網閃電新聞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