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騰訊轉向產業網際網路,房產網際網路暗藏的萬億2B生意浮出水面


繼騰訊轉向產業互聯網,房產互聯網暗藏的萬億2B生意浮出水面


把難而正確的事搞定,貝殼正在「住」的領域創造一個交易無憂的未來

文 | 王複葉

編 | 周天

「在座的各位有多少是買過房或賣過房的?」


10 月 10 日的北京媒體溝通會上,貝殼交易平臺總經理伊凱選擇用這樣一個小問題開場。因為只要從頭到尾經歷過一次買賣房屋,都一定會對交易流程中的複雜和繁瑣印象深刻。

一般而言,我們談到二手房「房屋交易流程」時,是指在簽約完成後,買賣雙方進行資金和房屋產權交換的過程,也就是業內常說的「籤後流程」。但實際上,交易在用戶簽約之前就已經開始,比如看房者詢問自己的購房資質、貸款首付,業主委託時想了解自己房子的稅費情況等等。就像伊凱在現場所說的「交易不僅僅是籤後,其實它貫穿整個流程,在整個房產交易週期中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貝殼交易平臺希望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在整個二手房交易全流程中,為消費者、經紀人、各環節的交易專員們提供有力支持,讓房屋交易不再難。

1 難解的交易

伊凱在現場展示了一條真實的朋友圈,去年年底,一位交易專員在齊齊哈爾大半夜的問哪有網吧可以使用 Excel,僅僅是要更新表格裡的交易記錄。

這多少有些令人無語。已經習慣了用淘寶買衣服、用滴滴打車、用餓了麼訂外賣的我們很難想象,衣食住行四個剛需中「住」的領域,仍然廣泛使用著落後的 IT 手段。而事實上,不止是交易專員,消費者和經紀人們也都在交易過程中存在非常多的痛點。

對於消費者來說,恐怕沒有比買賣房屋更低頻的交易,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驗可言。而地產交易又恰好具有非標屬性,因此消費者也很難通過網絡查詢、諮詢親友等方式獲得準確信息,牽涉動輒上百萬的資金,用戶的焦慮可想而知——伊凱展示了今年所做的一個調查問卷,消費者對於交易服務人員的主動溝通和服務專業程度需求最為強烈。


繼騰訊轉向產業互聯網,房產互聯網暗藏的萬億2B生意浮出水面

貝殼交易平臺總經理伊凱



左暉曾據此判斷,即便是在人工智能更加發達的明日世界,房產經紀行業也將長期存在。但眼下,消費者的痛點沒有被很好的滿足。伊凱表示,「大部分城市存在的問題是,經紀人的門檻非常低,今天的房子不好賣,轉身我可以去送外賣。」經紀人把賣房子當成賺快錢的手段,顯然不利於整個行業沉澱知識,修煉內功。

這樣的情況已經在悄然改變,隨著房屋交易市場迴歸理性,消費者在挑選房子時也更有耐心,不會急於做決定。能夠提供更專業服務的經紀人更容易脫穎而出。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用戶諮詢自己的購房資質,如果經紀人唯唯諾諾,還需要先打電話問師傅才能答覆,用戶的感受一定是不好的。還應該看到,消費者在簽約環節就已經繳納了居間服務費用,籤後服務在不少經紀人看來是「點到為止」的良心活,不會有很高的自我要求。

諸多方面的原因綜合作用,形成了一個頗為難解的局面。

2 用技術破局

伊凱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整個房產二手經紀交易看成 100 公里的話,那麼簽約只是前進了 1 公里,而交易環節相當於之後的 99 公里,工作量佔比、重要程度都非常高」,自面世以來一直踐行「推動行業正循環」的貝殼找房,希望用交易平臺破解難題。

從去年 9 月底啟動至今,貝殼交易平臺打造了三大服務體系,分別是面向交易流程中不同角色參與人,包括消費者、經紀人、交易服務人員、經紀機構、交易機構等的交易業務產品體系,面向外部機構,用來整合供應鏈的直聯、合作體系,以及面向經紀人賦能的交易助手體系。通過「三板斧」的協同作用,以往房屋交易過程中的難題將被一一化解。


繼騰訊轉向產業互聯網,房產互聯網暗藏的萬億2B生意浮出水面



具體而言,貝殼通過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杭州銀行、西安銀行等八家總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等銀行的多家分行達成直連合作意向,實現了貸款進度線上可視,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舉個例子,交易專員可以通過 NTS(N-Trading System)看到每家銀行還有多少貸款額度,目前的詳細政策是怎樣的,以及每一個單子中有哪些風險需要關注——以往,購房者聽說哪家銀行的放貸政策相對寬鬆,就容易出現集中申請同一家銀行的情況,銀行的放貸額度很快吃緊,造成審批積壓——隨著線上數據的打通,類似這樣由於信息不透明所造成的問題將得到緩解。

說起來和銀行達成合作輕描淡寫,但當年支付寶費了極大氣力,馬雲親自出馬斡旋,才撬動工商銀行允許線上快捷支付。貝殼能夠做到和多家銀行總行數據直聯,其背後付出的決心和努力可見一斑。隨著銀行在合作的過程中感受到效率的提升,更大幅度的合作也將成為可能。伊凱表示將來甚至有可能直接在線面籤,購房者貸款時也不需要請假了。

消費者關心的交易進度問題也有了解決方案:「交易可視化」產品。簡單來說,使用簽約時的手機號登錄貝殼找房 App,就可以在手機上清晰的瞭解自己交易的流程和辦理進度。這其中既包括每個節點的所需備件、辦理地點、所需時長等,也包括交易中的資金流動情況,還可以讓消費者、經紀人、交易服務人員等角色在線互動和交流。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產品,自此,購房者將可以像點外賣時查看騎手位置一樣查看自己的房屋交易進度。把簡單留給用戶的背後,是貝殼把複雜留給了自己。

我對這一產品的開發流程有所耳聞,難點主要在兩方面,一是要打通整個交易流程各環節的數據,而不少環節連線上化都還沒做到;二是還需要運營及產品經理們對於公積金、商貸等不同交易方式有很深入的瞭解,真正「腳底沾泥」的研究業務,產品開發完成了,不少從 BAT 來到貝殼交易平臺的產品經理也成了房產交易專家。

交易助手產品則顧名思義,是店主和經紀人在交易專業性方面的可靠顧問。通過大數據與智能服務,減少了經紀人 90% 以上的溝通和諮詢工作量。伊凱說「我們內部的產品代號叫做『哆啦』,就像哆啦 A 夢的口袋一樣,可以隨時隨地地掏出工具來查詢。」有了這套工具箱的幫助,經紀人可以在輸入一些必要的條件後,一鍵查詢貸款情況、購房資質等等信息,很快解答消費者的疑問。另外,經紀人還可以在線上學習貝殼準備的培訓課程,不斷提升自己。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個小分隊,作戰能力甚至超過二十世紀初的一個建制旅,原因是背後有一套航母戰鬥群在支持,一個電話就可以呼叫空中火力。有了交易助手賦能加持的經紀人們,也將像伊凱所說的那樣,告別單打獨鬥的過去時,成為房產交易服務的「特種兵」。

3 對用戶好

麻省理工學院的尼葛洛龐帝教授曾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提到:「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貝殼交易平臺對於推動行業正循環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


繼騰訊轉向產業互聯網,房產互聯網暗藏的萬億2B生意浮出水面



交易平臺是產業互聯網的一次積極實踐。最近騰訊宣佈組織架構調整,重注 toB 賽道,背後的原因在於互聯網改革邁入深水區,需要與各個產業深度結合才能挖掘新一波的紅利。

貝殼找房作為垂直平臺,在行業洞察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交易平臺的佈局將交易流程中的數據採集沉澱,為下一步在智能時代繼續進化提供了前提,正當其時。

交易平臺是貝殼找房生態的重要拼圖。今年,許多依賴端口模式的房產信息網站遇到了麻煩,而貝殼找房由於「真房源」和「ACN 合作網絡」的根基牢固,發展態勢穩健。交易平臺的發佈,也意味著其線上服務能力徹底構成全流程、全角色的完整閉環。通過卓越的產品技術能力,實現「交易無憂」的破局。

隨著交易業務流程線上化,貝殼還引入了多次評價的機制。用戶可以對各環節的經紀人和交易專員服務打分,而分數又直接與交易專員的績效、晉升掛鉤。讓服務方各角色的「徵信」系統有據可依,進一步構建良性平臺生態。

交易平臺是「對用戶好」的又一個業務樣本。如果僅在財務層面計算 ROI 的話,建設交易平臺絕對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一類。但貝殼找房奉行「對用戶好」的價值準則,提升交易環節的用戶體驗才是貝殼的根本出發點。為了輻射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在未來交易平臺將向全行業進行全面的交易賦能,即便不是已經入駐貝殼找房的經紀品牌,也可以享受到交易平臺的服務。

這與樓盤字典、VR 看房的初心一脈相承。在對貝殼找房長期的觀察中,我們發現這家公司一直是在將用戶價值作為行動的「第一性原理」。

儘管如此,對於已經走在行業前面的貝殼找房來說,在住的領域為中國老百姓提供品質服務仍然任重道遠,稻盛和夫曾說:「用此刻的眼界限制對未來的想象是世上最愚蠢的事情」,我們對未來大可拭目以待。

- END -


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 | techfinsight

專注於互聯網與新金融領域的商業深度報道、人物特寫與戰略分析,關注話題覆蓋電商、新零售、移動支付、在線信貸、房產服務、汽車交易、企業服務等 TMT 領域中與交易相關的賽道,亦關注企業家群體的心智建設與企業文化對於一家企業的正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