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中國第一村!四川這個鄉號稱: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都知道中國第一村!四川這個鄉號稱: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歷史的鏡頭回放到20世紀70年代,那時的向陽是廣漢有名的貧困公社。青黃不接時,公社無儲備糧,還得向別的公社借糧解決春荒。“有女莫嫁向陽郎,吃的稀飯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門,走的泥路彎又長。”當時田間地頭的這段民謠,唱出了向陽人的辛酸。為了改變當時“出門‘一條龍’,下田一窩蜂,幹活不出力”的狀況,1976年,向陽公社加強社隊企業管理,實行以班組為基礎的經濟核算,開展勞動競賽,取得了明顯成效。1977年,又在社隊企業建立“五定一獎懲”(即定人員、產量、質量、消費、利潤、超獎短賠)的經濟責任制,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都知道中國第一村!四川這個鄉號稱: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1979年,中共四川省委正式確定廣漢為農村綜合體制改革試點縣。當年,向陽公社把全社的企業劃出來成立了聯合企業,改公社經營為同生產隊集股投資聯合經營,變“官”辦為“民”辦,改變了“政企不分”、連賣沙石都虧本的狀況。後來,聯合企業又召開股東代表大會,向陽公社也把16名幹部分成行政班子、農副業班子和社隊企業班子,並試辦了農業技術服務公司和商業公司,成立農工商聯合公司,統管全公社經濟工作。至此,人民公社管委會已失去經濟管理職能。  雖然人民公社的經濟管理職能被架空,但牌子依然掛在那裡,對現實生產形成掣肘,與農工商聯合公司在體制上相互摩擦,成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障礙。  

都知道中國第一村!四川這個鄉號稱: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1980年,向陽公社正式摘下“廣漢縣向陽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的牌子,掛上“廣漢縣向陽鄉人民政府”牌子。“敢為天下先”的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因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而備受矚目,人稱“天下第一鄉”。那塊曾偷偷摘下的“廣漢縣向陽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牌子和小心翼翼掛上的“廣漢縣向陽鄉人民政府”牌子,至今仍留存在向陽鎮的陳列館內。聯產承包和人民公社摘牌,使廣漢這塊古老的大地聲名鵲起,向陽也被譽為“改革之鄉”。這一改革不僅在廣漢得到全面推廣,在全國農村也引起強烈反響,在國際輿論界受到廣泛矚目,而且還促進了《憲法》的修改,載入了新中國的史冊。  

都知道中國第一村!四川這個鄉號稱: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從全國第一個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的改革之鄉,到四川省“百鎮建設試點行動”的首批工業型試點鎮;從老百姓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到鄉親們住進依江而建的新居;從工業強鎮到城鄉“同頻共振”,再到融入成德同城化發展……40年彈指一揮間,向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都知道中國第一村!四川這個鄉號稱: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現在的向陽鎮是成德同城化的“橋頭堡”,處在成德同城中軸線上,並有成綿高速二繞、蓉歐快鐵、天府大道北延線等交通要道途徑,這都是向陽鎮可利用的區位優勢。今年西博會上,向陽鎮和成都陌上花開企業簽訂鄉村振興一體化建設項目,總投資60億元,總佔地面積約7平方公里。該項目將結合整體規劃、地域特色,分門別類開展特色產業、商業、農業、文旅、農創等產業項目打造,建設集購物、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現代綠色商業平臺;創建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推動現代農業、有機農業、複合農業等的發展,實現綠色、高效的農業發展路徑;建設鄉村休閒觀光園區、川蜀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田園養老等項目,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