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東環路——寫在蘭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既有段通車之際

激情六月,溫度灼熱,藍天白雲偷偷凝視著比豔陽還澎湃的建設中的蘭考東環城路。

響亮的機器轟鳴聲從身後傳來,時不時聽見衝擊式打夯機震動大地的聲音,一臺臺挖掘機來回旋轉,一輛輛水溫車往來穿梭。蘭考縣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部的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柳林村北、007縣道旁到處都是圍繞項目建設忙綠的身影,建設者們晝夜施工,奮戰工地。

走進東環城路現場,一股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奮鬥激情撲面而來。這一路走來,是參建員工團結一線、奮勇拼搏的結果,才有了現如今的成績。


鏖戰東環路——寫在蘭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既有段通車之際


鏖戰東環路——寫在蘭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既有段通車之際


瀝青攤鋪

攻克徵遷“攔路虎”

春天是播種希望的時節,也是謀劃未來的時刻。

蘭考縣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是蘭考縣修築的第一條繞城環城路,項目建成後基本形成蘭考縣城區建設的“包圍圈”,為蘭考縣區域規劃提供了整體框架,拉開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序幕,項目部承建的東環城路是重要一環。

東環城路工程始於蘭考縣高場村北國道240線與國道106線交匯處,止於蘭考縣何寨北與G310線交匯處,建設里程12.19公里。

面對挑戰,建設者們肩上的擔子重了,身上的責任大了,但心裡的主意定了,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時刻施展自己的抱負與雄心,日以繼夜,艱苦奮鬥,按要求如期通車。

當然不是所有的故事開端都是順利的,在蘭考PPP項目巨大的徵遷挑戰面前,一個接一個嚴酷的挑戰接踵而來。

於細微處見精神,於落實上下功夫。凡事經歷過協調工作的人,都能講出一堆故事。

項目部員工齊業輝每次“跑”徵遷時,總是“王大爺”“張大娘”“馬大姐”的招呼個不停,淺淺的小酒窩隨著笑容掛在臉上,讓人瞅著就喜慶,這些被他招呼的村民們也很難給他臉色看。“剛來的時候也都不認識,老鄉張口就是談錢,後來跑的多了,就熟絡了,慢慢靜下心來和你談感情”,小齊樂呵呵地說。

項目部徵遷負責人田垚曾在中牟汽車園區項目負責徵地拆遷工作,雖然年齡不大,但已經是道路項目徵拆工作的老人了。他提起,一次遷改軍用光纜施工中,道路施工部位標註有一條軍用光纜,所有施工人員小心翼翼地使用人工挖掘,卻在挖完了所有需要施工的地方都沒有發現那根軍纜,直到不久後施工的綠化隊伍在綠化廊道旁修建公共衛生間地基時,才把這條軍纜探測到,競比原有位置標註偏差了3米,地基與軍纜只剩不到五公分的距離了,真是險中又險。


鏖戰東環路——寫在蘭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既有段通車之際


檢測攤鋪溫度

鏖戰東環路——寫在蘭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既有段通車之際


瀝青攤鋪試驗段

安全文明樹形象

蘭考作為國家級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對安全及文明施工的要求高,安全及文明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著中國電建的管理水平和市場形象。

大家在認識上、思想上、意識上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把安全文明施工提高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和高度來看待,這為項目做好安全及文明施工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安全工作伴隨著工程建設的始末,是保障正常施工的安全屏障。蘭考項目部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不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還在人員管控和制度落實中狠下功夫,加強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的監督職能,在生產活動中全面佈署安全工作,確保安全管理工作常態運行。

要念好“安全經”,和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深入開展工作是分不開的。項目部每個工區都配有兼職安全管理員,直接在現場督導安全管理工作,認真落實“三工”安全教育,做到班前安全教育、班中巡視檢查警示教育、班後講評教育。安全員發現有習慣性違章現象時直接拍照,並對違章違規人員進行警示教育,對於屢勸不聽、屢教不改的施工作業隊,會直接要求停工整改,處罰再教育,考試合格後再上崗。對制度的嚴格執行,對作業隊伍的悉心指導,換來了項目部人人重安全、個個講文明的好風氣。

社會責任的彰顯還體現在文明施工上。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特別注意減少揚塵、噪聲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東環城路工程施工中,成立由35人組成的文明施工隊,主要負責施工現場防塵網覆蓋、灑水降塵、路口清掃、圍擋施工及清洗等工作。對作業現場、施工道路每天不少於5次的灑水作業,氣溫較高時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灑水頻次。利用揚塵噴霧車和移動式噴霧系統相結合的措施來保證現場的溼法作業。物料運輸車一律進行遮蓋封閉。在標頭、313出入口設置了揚塵治理責任牌,覆蓋防塵網約313.4萬平米。

一系列安全、文明施工的舉措,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施工成本,但為了蘭考的藍天碧水,項目部覺得付出都是值得的。2017年4月11日,項目部被蘭考縣人民政府評選為2016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並獲得總承包部獎勵。


鏖戰東環路——寫在蘭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既有段通車之際


施工形象

鏖戰東環路——寫在蘭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既有段通車之際


既定目標警示牌

咬定目標不放鬆

良好的履約既是公司實力和信譽的體現,又能起到無形的廣告宣傳效應,尤其是項目地處蘭考縣,是“國家級”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去年秋季,全國三百多位縣委書記來到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培訓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宣傳窗口,建設施工過程中嚴把質量、進度、安全、文明施工等關口,注重聲譽,在整體履約中突出亮點,樹立公司一流品牌形象。

針對設計圖紙,項目部化被動為主動,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積極與設計院溝通,優化設計方案,將施工方案設計滲透進設計思路,實現施工無縫對接,將變更提前設計上圖,減少過程變更,加快計量。

緊迫的通車時間就在那裡,為了能保證如期通車,每天的施工任務量可以說都是巨大的,施工現場更是一片火熱,近千施工人員同時作業,遍地開花,猶如戰場一樣,燃燒在東環城路工程的各個角落。

廣大職工早出晚歸,有的連續工作達16個小時,就連監理和業主單位也要“被加班”。用項目經理潘大飛的話來說,即使這樣的強度仍不能滿足實際施工需要。但是,要和時間賽跑,必須超前思維、超常運行,道路工程施工環環緊扣,沒有迴旋的餘地。

春節復工以來,建設者們以“誠信履約、安全履約、規範履約”為主線,結合施工大幹70天勞動競賽活動,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合理倒排工期、科學組織施工,多措並舉凝聚合力,全力以赴搶抓進度,全面掀起了項目新一輪建設高潮。

為確保工程建設出形象,見成效,建設者們與政府、業主等相關部門積極聯繫,主動溝通,抓住重點,加速推進協調工作;督促作業隊伍增加勞動力,做好物資供應,合理調配資源,形成大幹快上的良好局面;領導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遇到問題隨時解決;技術人員全程跟班作業,做好技術指導;建立完善的檢查監督制度和體系,出臺獎罰辦法;建立施工進展QQ群、微信群等,利用便捷的通訊技術,確保信息及時、暢通,加大協調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參建員工奔波著,拼搏著,謹小慎微改策略,未雨綢繆定方案,方案調整、現場協調,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時間、每一個地點,都充斥著奮鬥者的身影。

艱難的條件下,嚴峻的形勢下,緊迫的安排下,建設者們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為成就東環城路工程通車前的盛況做出了積極貢獻。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今,奮戰在施工第一線的建設者們,整裝待發,全力以赴,正在優質高效推進工程後續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