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和呼市哪個城市發展的更好?

北方大草原牧馬人


呼和浩特和包頭都是內蒙古的著名城市,也是近鄰,其生活習慣相同,語言近似。呼和浩特是內蒙古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其中政治文化科教中心是由首府地位賦予的。包頭是重工業基地,是原內蒙古地區主要工業產值來源,也是曾經的內蒙古第一大城市。

但時過境遷,造化弄人,兩個城市因不同的際遇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原因眾多,不一一分析了。一來我們不是專家,分析的未必貼切;二來不同城市的居民訴說難免會帶有偏見,誰不希望自己的城市好呢?對吧。所以還是讓數據說話。

客觀說,就目前而言,呼和浩特在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建成區面積、汽車保有量)、經濟(GDP和財政收入)、經濟活躍程度(市場主體數量)等各項指標中,已經全面(2017中國百強城市排行:呼和浩特46、鄂爾多斯47、包頭58;2018中國百強城市排行:鄂爾多斯43、呼和浩特47、包頭59。)超越了包頭。呼和浩特憑藉首府地位原本在交通、文化、教育、科研等領域佔有巨大優勢,隨著呼包鄂榆國家級城市群的建立,呼和浩特更成為了這個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高鐵也將在呼和浩特北京之間率先開通,明年即將開通的呼和浩特地鐵是內蒙古唯一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所有這些都給呼和浩特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動力。還是回到題目吧,包頭和呼和浩特哪個城市發展的更好?相信看了各項數據指標的榜單,結果一目瞭然。

特別是今年6月22日由中國社科院和經濟日報共同發佈的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呼和浩特是內蒙古唯一入選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真正決定著城市未來的發展。











用戶9438309670428


從幾個角度來說

1.交通:呼市堵車全國出名,但隨著高架,地鐵一二號線的建設,會有所改善,包頭交通設計合理,三大主城區不挨著,建設路橫穿,極少會出現堵車現象,但地鐵項目暫停

2.住房:呼市均價8800,包頭6000左右

3.工資:呼市平均工資4700,包頭5100

4.吃飯:怎麼說呢,舉個例子,呼市吃個面16,包頭10塊

5.工作:包頭作為老工業城市,包鋼,稀土,一直是國家發展領頭城市,但是近幾年沒聽說有什麼新的引進項目,呼市作為內蒙首府,近幾年國家大力投資,特別是在旅遊,金融方面,各局都努力招商引資,每年過億的民生項目都會報很多,為了發展良好。


陌雪寒上


我出生在包頭,18歲出去上學,在長春10年,28歲到了呼市,至今也有近十年了。我個人覺得還是包頭更好一些。

首先,城市規劃合理,據說包頭的城市規劃是蘇聯人設計的,城市非常規整,而且很多設計有遠見,比如包頭火車站,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火車站的位置仍然不覺得擁堵。反觀呼市的城市規劃真的要差一些。

其次,生活更加方便。一部分也是和城市規劃有關係,包頭開發的新區,都是居住區,商業區,學校等同時規劃,同時建設?新區建成後,整個新區也就是個比較成熟的社區了。而呼市很多地道,居住區建成很多年,但是其他配套設施都沒有,生活不太方便,也造成城市的擁堵。包頭在好幾年前,就實現了家家通健康水。而且包頭的消費要比呼市低。

當然,呼市的文化氛圍確實要比包頭好,畢竟有多所高校和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流浪魚727


我們是2014年包頭市政府公開招聘的幼兒教師,當年的3月4日,政府通過政府網站發了《包頭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包頭市公辦幼兒園建設意見的通知》,上面通知明確的寫明瞭“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招聘合同制教師,合同制教師工資按目前公辦幼兒園教師平均工資支付,其他待遇與正式在編教師相同,政府和自治區每人每月補貼1600元,其餘部分由各地區分別支付”。現在得到的回覆是讓我們再等到2020年逐步解決我們的待遇問題,人一輩子有幾個六年去等待,我們已經等了三年多了,現在還讓我們等三年,我們都三十多歲了,已經沒有幾個六年的時間了,望自治區領導能夠儘快落實規定,我們真的已經等不起了,一份承諾要等待六年!


劉東32565


這個問題碰見好多次了 無疑是呼和浩特 首先聲明一點,很多人都覺得呼和浩特包頭這幾年變化很大,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翻天覆地這個詞是媒體經常用的,其實從全國來看,很多城市都是這樣,尤其是省會城市。如果你不變化就不進則退了,呼和浩特不進則退了好多年。 為什麼是呼和浩特呢? 第一,它是省會城市,有很多的政策傾斜,高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種分公司內蒙古區的辦事處都在呼市,就業、消費、房地產就帶動了很多。而且很多省的發展都是省會優先,尤其是四川,集全四川之力發展成都,搞得成都躋身二線熱門城市,而四川的其它城市你聽說幾個。省會優先是一個趨勢。 第二,從產業角度看,呼和浩特過去是輕工業,包頭是重工業,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逐漸發揮作用,呼和浩特的輕工業尤其毛紡,雖然靠近產地,但是根本無法與南方的企業競爭,輕工業講究的是產業集群配合,配套設施,靠近市場反應快,產品易用性好,成本低。所以呼市的這些企業陸續倒閉後,很長一段時間發展都很迷茫;而包頭的鋼鐵稀土軍工,門檻高,國家政策保護,因此一直牛逼到前幾年,直到國家開始去產能,包頭就有點涼了,短期也無法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呼和浩特已經度過了最難的時候,伊利蒙牛等優質乳品企業的發展壯大讓呼市看到了新的方向。乳製品加工、綠色生態產業、旅遊觀光、雲計算基地(電價低)等,還在持續發展壯大,經濟總量跟重工業沒法比,但是代表未來。 第三,符合城市化、城市群化的發展趨勢,全國除了人口向大城市流動外,還向城市群的流動,只有更多的人群聚集才能提高社會效率,才符合經濟規律。如果不懂的話我給你舉一個栗子,(比如你開一個快遞點,同樣服務一百人,是聚集在一個地方你的成本低還是分散在各處成本低,成本高了自然要提高價格,人手中的可支配財富優先,價格高了剩下的就少了。) 書歸正傳,呼和浩特是麥肯錫劃分的全國22個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人口自然向這裡流動,每個省的有錢人都傾向於去省會買房,所以,呼和浩特,無論包頭人開不開心,都會發展的更好。


呼和浩特土著


目測大部分都認為包頭好,包頭有發展,然而事實是進入2018年後,包頭城建基本停止,沒有什麼項目。呼市今年開啟基建狂魔勢頭。太多項目場館開建。目前,包頭三線弱,呼市三線強,等地鐵,幾條高架橋快速路建設完成,自然是準備升二線的城市。不用爭,不用辯,到時候用眼睛看,比吹牛逼更真實!


預測未來9


全自治區當官的以及當官的子女都往呼和浩特跑,受苦的都往包頭跑,你說哪個城市更有發展;包頭在上個世紀80年代無疑是好的,現在已經沒落了,近20年沒怎麼發展,20年前包頭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和呼和浩特有明顯的差距,不管是城建還是高新企業都有差距!呼和浩特剛剛出臺新政,看看那規劃就知道了!包頭現在的房價均價9000多,這段高的了,呼和浩特的房價均價13000;


灘塗踏歌


首先你問的這個問題就有點傻逼,自治區要的是呼包鄂協同發展。意思是三個城市誰也不能落後,在一個呼市和包頭沒有可比性,你要硬比。你就是拿呼市人民和包頭人民的感情在開玩笑。包頭是個老工業城市經濟實力文化底蘊足。呼市是內蒙的政治文化中心。


魏少147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個人覺得近些年都發展的不錯,都在不斷前行,各具優勢,各有各的發展方向與重心。同處呼包鄂經濟圈,都是自治區重點打造的區域。

先來說說包頭市。美麗鹿城包頭,有著“草原鋼城”“稀土之都”的美譽。物產眾多,資源富集。其中鐵礦儲量較大,稀土礦更是全球第一。包頭市是個典型的工業城市,依託於包鋼,一機,二機,包鋁等工業企業,一度是內蒙古最具優勢的城市。但是近些年老工業也盡顯疲態,由於包袱,體制,市場大環境等因素。這幾年是個緩行的過程,但是隨著轉型,不斷的調整,包頭市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包頭市的城區面積大,規劃起點高,城市功能佈局合理。嚴格意義上來說,包頭算是一座移民城市,歷史上經過幾次大的人口流入,這樣的人口構成,有著獨有的優勢,思想人文理念前衛,有理由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澱,包頭市定會重新煥發生機。

呼和浩特市,美麗青城,自治區首府。依託於首府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呼和浩特市這些年發展很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民生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機無限,潛力巨大。

呼和浩特市的區域地位決定了其吸引力,二三產業發達,創業環境氛圍土壤好。鑑於這一點,其業態多元,格局多樣,加上中心地位政策等優勢,具備發力的要素,從這些年的發展既可看出呼和浩特市的潛力所在。

隨著地鐵一二號線,高架快速路,三環,和林格爾新區的相繼建設,呼和浩特市將再次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再上新臺階。



綜上所述,兩座城市都在發展前行,各有優勢,沒有可比性。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供參考!


青城百姓事兒


發展趨勢就不用比了吧,呼市的二環高架橋,呼市的地鐵,呼市的公交,呼市的大學,機場旅客吞吐量一千萬,包頭才一百多萬人次!還總比嗎?要是比生活舒適度的話就不用說,包頭和鄂爾多斯生活幸福比要比呼市好!還有呼市的小偷比這兩個城市的和還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