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導讀:歷朝歷代,對於人才的選拔都尤為重視,畢竟人才的質量,關係著國家管理的質量。而不少明君,秉承著“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態度,都願意廣納賢良,為己所用。一代女皇,對於用人,又有著怎樣的想法呢?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要數中國封建時代載入史冊女性的名字,武則天,可以說是居於榜首的地位。畢竟,她做到了其他所有女性都無法做到的事情,為自己加冕,成為了一代女皇。而初步掌握政權後,穩固政權又是另一個難題。

如果身邊沒有忠心耿耿的人才,那麼王位也會坐不長久。因而對於女皇來說,得天下英才而為我所用,便成了一件大事。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胸襟寬廣

在武則天通往權力的巔峰路上,我想有兩個最大的阻力。一是她的女性角色,二是她的庶族身份。而在隋唐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則十分看重門第,幾乎官職都被世家大族給壟斷。

雖然從隋朝起開始實行科舉制,打破了這種壟斷,但是畢竟程度還不夠。於是,藉助反對門閥的科舉制,再巧妙將儒學和文學相結合,她能更好地吸納人才。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而且,她對於人才,是胸襟十分寬廣的。只要對方有才,哪怕是自己的反對者,她也絲毫不介意。比如,駱賓王曾為反對她的叛軍,寫過一個討伐的檄文。

文中說的話可是很難聽的,說她不僅出身卑微,還殘害忠良,文末還要反問,請問現在是誰的江山?結果這篇文章傳到了女皇手裡,她看了,不僅沒有生氣,還連誇寫得好,說此人有宰相之才,甚至想重用駱賓王。

只是後來駱賓王下落不明,就此作罷。因而,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她用人的胸襟寬廣程度。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愛文惜武

其實說起來,女皇是個地地道道的女文青。她不僅自己愛好詩詞歌賦,還將科舉也賦予了更多的文學色彩。她自己的許多詩作,都是很不錯的佳句,因而對科舉中所作文章要求極高。如果是堆砌華麗的辭藻,那是萬萬不可要的。

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還要氣勢雄偉。只要是有真正的文學才華,她都會發自真心地欣賞。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而她也是一個十分愛創新的人。在她的時代,開創了武舉。武舉的門檻比文試更低,無論身份貴賤,都有可能成為武將。主要的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已經初步具有了流程化規模。

可見,女皇不僅愛文,同樣也惜武。這些武將的選拔,也對國家政局的穩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一點小心機

在女皇身邊,也圍繞著不少親近的臣子。對於這些親信,她是有著自己的小心機的,始終不給他們授予實權,並且,從不讓他們干政。

比如,有個親信,名為僧懷義,他仗著女皇對自己的寵愛,十分驕縱和囂張。在宮裡也是越發自大,有恃無恐。有一回,甚至來到了朝堂附近,恰好碰到了宰相蘇良嗣。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蘇看見他來到朝堂,感覺很惱火,於是叫人賞了僧懷義幾十個耳光。僧懷義十分委屈,跑去訴苦。結果女皇非但沒有同情他,還怒斥了一頓,說他不該走宰相所在的南門。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武則天心裡如同一塊明鏡,她知道哪些是原則性問題,所以,我想,這點小心機,也讓她的朝政比較修明。

武則天用人:胸襟寬廣,愛文惜武,還有一點小心機

武則天活到了82歲,直接或間接控制朝政的時間,多達半個世紀。而從她的用人思想中,就可以看出,沒有一點政治智慧和小心機,是不可能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