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中山堂最早叫“至公堂”,曾是明、清兩代貢院舊址所在地,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建,光緒三十年(1904年)改為福建諮議局,作為議政的地方。1912年,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時,曾經到訪過福州,在這裡發表過演說,並慰問在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20多位閩籍烈士。為紀念他來閩,1932年時,“至公堂”改名為“中山堂”,並作為國民黨福建黨部所在地,中山堂附近的街道也改叫“中山路”。如今這裡己開闢為辛亥革命紀念館,由民革中央負責管理。是福州為數不多的辛亥革命遺蹟。

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從冶山路穿過,可以看到一個西式的大院悄然聳立路間,如果不是堂前塑立的孫中山雕像和刻有“中山紀念堂”的提示,你還以為是哪個機關的辦公樓。

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整個建築為兩層的磚木結構,採取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藍瓦白牆,加之獨立的外廊,三開羅馬式的浮拱,兩側窗戶,佈局均勻、造型典雅,有種質樸的美感。

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外廊上刻有“福州中山紀念堂”大字,是由民革中央前主席何魯麗書寫,上方還有一旗杆,曾經是國民黨福建黨部的標誌,大堂正中廣場立有高1·34米的孫文銅像,正面為孫文生辰和逝世日,背面刻有何魯麗手書的“天下為公”。這裡曾因年久失修,被當作倉庫堆放雜物,一度成為危房。1998年時,由省政府撥款300萬元進行修復,耗時一年工夫,使得曾經的危房恢復了往日的風采,這裡也成了許多電視劇的取景地,前些年熱播的電視劇《船政風雲》就是在這裡拍的。如今的紀念堂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兩岸同胞交流的場所,繼續發揮著重要的歷史作用。

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廳內是個展館,展出孫中山身平事蹟和辛亥革命歷史事件。由於展館正在修繕未開放,所以遺憾未能進入參觀,也僅從門窗玻璃中窺探一二了。

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回首百年的崢嶸歲月,中國己不是當年的中國,兩岸關係當前也正處於重要的十字路口,更賦於中山堂新的歷史意義,成為兩岸溝通重要的平臺,期盼兩岸不再有分裂、不再有戰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創造美好的未來。

福州的中山紀念堂,這裡有辛亥革命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