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傍兩個「第一」,軒逸·純電能否突出重圍?

作為東風日產後千萬時代的起點,身傍兩個“第一”的軒逸·純電能否突出重圍?

9月26日晚,東風日產軒逸·純電(以下簡稱軒逸·純電)在海南萬寧宣佈上市,此次共推出兩款純電車型,智領版綜合補貼後售價15.97萬元,智尊版綜合補貼後售價16.67萬元。發佈會現場,東風日產還特別推出了2019款軒逸,官方指導價為11.9-16.15萬元。


身傍兩個“第一”,軒逸·純電能否突出重圍?



軒逸·純電的上市,也讓東風日產收穫了兩個“第一”的頭銜。

主流合資車企中首個推出純電產品的主機廠

市場上有些聲音質疑東風日產最近這兩年的產品更新迭代速度落後於大眾、通用、豐田等企業。但軒逸·純電的推出,讓質疑者打消了疑慮,因為這是主流合資企業中的第一款純電產品,既然都是第一了,自然不存在落後其它企業的道理。

這個第一,也是實打實的存在。軒逸·純電是與日產凌風一同出自日產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可謂是師出同門。而且,日產凌風一直佔據著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榜首,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經擁有超過32萬的車主,並保持著累計行駛40億里程電池0重大事故的紀錄。所有的這些數據都證明了日產的技術是過硬的,軒逸·純電也採用了相同的技術。其中搭載的三電系統,能夠讓軒逸·純電形成靜音性好、安心駕駛、穩定輸出、精準續航、高效節能、範圍佈線、電池安全、充電便利的七大品質優勢。


身傍兩個“第一”,軒逸·純電能否突出重圍?


比如,消費者關注的電池安全方面。軒逸·純電三元鋰離子電池採用軟體進行包裝,軟包單體經過日產嚴格標準檢測。在雷諾日產聯盟最先進的電池全自動生產線進行整裝。層疊結構模塊設計,散熱性能升級,安全性更高。電池組經過擠壓、短路、加熱、穿刺等7項電池極限測試,在確保電池在極限狀態下不起火、不爆炸。電池包內採用1170Mpa超高強鋼橫樑做鎧甲,確保強撞擊下的電池的安全。同時全方位的潰縮空間設計,充分預留保護空間,減少電池拖底、撞擊的風險。5項安全電池保護,為軒逸·純電提供更全面、更周密的電池安全保障。


身傍兩個“第一”,軒逸·純電能否突出重圍?


在精準續航方面,軒逸·純電所搭載的電動機百公里綜合工況電耗僅13.8度。其採用先進的LBC電池管理系統,能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有效提升電池壽命。338公里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根據用戶的駕駛習慣,計算實時準確的續航里程,實現精準續航。


身傍兩個“第一”,軒逸·純電能否突出重圍?


還有消費者質疑的電動車是否能穩定輸出。確實,一般電動車在低電量狀態下動力輸出會有所降低,影響駕駛感受。但是軒逸·純電不同,其擁有E—contron精密電機扭矩控制技術,無論在高、中、低任何電量情況下,均能保持穩定功率輸出。初始加速響應快,並且平順無頓挫,全力滿足客戶的動力需求。

軒逸·純電所搭載的三電系統還有一個核心優勢。其能量回收效率達到了同級最佳的22%,領先目前國內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動汽車產品。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市面上的電動汽車的能量回收僅僅是電機介入,而剎車系統不不介入。軒逸·純電的動能回收原理是電機和剎車同時介入,雙系統的能量回收使的動能回收的效果很充分。另一方面,不同於互聯網企業造車,軒逸·純電來源於日產電動汽車原生平臺,依託再生協調製動系統從而實現優秀的動能回收。同時,日產在電控方面擁有世界領先的專利技術,通過電控系統的綜合管理,能使電機與電控之間的能量轉換大幅提升。

東風日產在電動化方面既然擁有競爭力如此之強大的技術優勢,其第一款向市場上推出的車型為何是轎車,而不是SUV車型呢?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昊告訴記者:“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三廂轎車仍然是大多數人的首選。消費者認為轎車會更舒適、安全一些,對於我們來說,相比推出SUV風險會相對小一些;還有,軒逸所處的細分市場是需求最大的,而軒逸在其中又是佔比最高的細分車型之一,所以,我們希望在需求最大的細分市場中,拿出我們最有實力的產品;另外一點是,聆風是一個轎車平臺。出於以上三點考慮,我們最終推出了軒逸·純電,作為我們後1000萬輛的新起點。”


身傍兩個“第一”,軒逸·純電能否突出重圍?


除了是主流合資企業中第一個推出純電產品的主機廠外,東風日產還有另外一個“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